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將《大學漢語》課改為選修課引起社會熱議。在今年北京高考改革增加語文分值的背景下,人大的做法難免引發質疑。人大校方曾表示,該校之所以做出如此調整,是因為學生對這門課熱情不高,多次課程測評的綜合排名都排在倒數第二位。
反對:漢語是我們的根
網友“空空追夢”:大學是應該學語文的,不過不是學習漢語之美,而是學會用漢語把復雜問題、專業問題說得明白有趣的技術,學習漢語詞匯的構詞方法。
網友“不靠譜的阿陳”:漢語是我們的根,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必要把自己的根留住。語文課上學習的也不僅僅是那點語文知識,它還教會我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個人受惠極多。
網友“大泉眼”:母語都用不好,丟人!母語博大精深,外國人都來研究,我們自己卻不珍惜不研究,丟人!還是重點大學呢,都不重視文化的熏陶!
支持:不感興趣不必強求
網友“蛙眼看天”:為人大的做法喝彩,某方面的專家不是全能戰士,尊重個體,尊重教育,就是尊重人才,尊重未來!讓學習成為愛好,不要成為負擔,讓人才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他們的專業。術業有專攻,我們需要高精尖導彈頭,而不希望全部是全能的圓球。
網友“隨風天翔”:語言教育,應該針對實際,合理進行配置,應將大學漢語、英語、法語、德語等語言課程均列為選修課程。同時,應開設國學、書法、國術、禮儀等課程,並以個人未來發展方向為基礎因勢利導。
網友“紫莘”:我比較贊賞外國的教育方式,國外也不是每一所大學的學生都學英語。漢語已經內化到我們的內心了,適當的學習是有必要的,有些人不感興趣不必強求。
中立:必修漢語比英語明智
網友“木日絲子立韋”:如果英語是必修,語文也應該是必修,一個民族連母語文化都不去學習,卻那麼瘋狂學習外語,民族是不可能崛起的。
網友“包王12138”:英語只是一種工具,有些人以后基本用不到,所以選修就好了。我們大多數人天天活在漢語的環境中,我覺得必修漢語比英語明智。
網友:“monkey”:現在太強化英語教育,孩子從小就開始補英語,外面的補習班也火爆得不行,我更加希望多多重視我們自己的文化。[詳細]
大學語文,越“選”人越少
其實,在人大之前已有很多高校將大學語文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甚至取消。今年年初,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公布的大學語文課程現狀調查顯示,在全國91所參與調查的高校中,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的僅34.8%,62.5%的高校大學語文課時在32個或更少。
課程質量次,學生滿意度不高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大學語文課一直飽受非議。有人直言大學語文是“高四語文”,教授內容和教法與中學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備受學生冷落,學校開課的熱情也不高。北京某理工類高校的畢業生小李就向記者表示,他大一時上的大學語文課就是老師照本宣科,后來上課的人越來越少,即使去上課也偷偷干別的事。當然,也有一些高校學生表示,上大學語文有很多收獲,如增強了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和修養等。大學語文課質量參差不齊。
教材五花八門,教學目標不統一
從教材來看,大學語文課程的教材可謂五花八門,有統計稱,有幾百種甚至一千多種不等,編寫思路也有很大不同。記者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學語文革教材,有的按照文學史脈絡來編寫,有的則按愛國、青春等專題來分類,還有的按記敘文、議論文等文體來編排。“老師們大多自己選擇教材,也有的老師不用教材。”一位不願具名的高校教師告訴記者。
班級規模太大,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國內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經常是公共課,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規模。“美國一些大學的寫作型通識課程一般都是20人以內,沒有超過30人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金利民認為,要想保証語言教學的效果,應該採取小班教學。另外,中國的師范教育沒有專門的大學語文師資培養系列,大學語文課的教師九成就是中文系老師,所以他們很容易講成文學。而剩下的一成往往是語文教育專業的老師,所以就容易講成“高四語文”。[詳細]
從1978年至今,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經歷了持續三十多年的發展,期間探討與爭論不斷,但目前仍沒有發展成一門學科。大學語文遇冷的背后,不僅僅是課程教授方法適合還是失當的問題,還有復雜的綜合原因。
原因一:學科定位模糊導致大學語文教學各自為政
首先,語文教育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之爭令大學語文的學科定位一直較為模糊,大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長期存在選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學教育派、語文專題派、人文語文派等各派紛呈的現象。有專家指出,“正是由於對學科定位認識不同,所以大學語文教材的編著、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設置等均呈現出各自為政、各以為是的局面。這種局面導致了許多人對大學語文的誤解以及教學方向上的無所適從。”[詳細]
原因二:雷同授課方式致使語文“被拋棄”
大學語文教學本身的弊端也是遇冷的重要原因。在大學課堂,很多老師照搬中小學的教學模式,忽視它本應承載的人文精神素養及語文習慣的養成。考試評價體系的相對落后,也使得不少學生依然滿足於考前突擊和死記硬背,使得大學語文的授課效果與授課初衷漸行漸遠。語文教育“邊緣化”之憂,更需反思基礎教育中語文素養與閱讀習慣培養的缺失。語文絕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更應是一種習慣,其最終指向的則是能力與素養。[詳細]
原因三:功利化風氣加劇大學語文邊緣化
市場化、功利化的社會風氣也導致大學語文遇冷。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麼學英語?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一致的:為了升學考試,為了職稱評定,為了出國深造,為了晉級晉升。有專家表示,大學語文的特點在於人文性,同英語相比,大學語文少了幾分功利性,卻也少了被重視的程度。校園裡, 我們會看到很多晨讀英語的人,卻甚少聽到誦讀中文的聲音。[詳細]
許多專家已經看到了當前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一些院校也決意革大學語文之“命”,力圖從根本上扭轉大學語文教學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學人文素養培養的不力現狀。
大學語文課程應更強調人文性
有關語文教育應該強調“工具性”還是“人文性”的論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有鑒於此,學校認為,大學語文教學應與此前學習階段的語文教學有明顯區別,有合理分工。大學語文應當注重向上升華,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向縱身拓展,培育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向實踐延伸,培育學生綜合性的語言應用能力。大學語文教學不能僅僅止步於“大學漢語”這樣工具性較強的通論性課程,應該更加突出人文性,應更加豐富、立體、深入、多元。[詳細]
創新母語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人大在改革大學漢語課程教學的同時,還出台了“一攬子”計劃,進行了詳細的頂層設計。比如,在課堂教學方面,建設通識教育大講堂課程群、原著原典選讀課程群、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群等,加強文化歷史教育,著重培養漢語素養﹔在課外教學方面,組織教師指導全體學生課外閱讀歷史文化經典﹔組織文學院作家開設“作家談寫作”系列公開講座﹔建設“大學生寫作指導中心”,由專業教師和符合條件的同學,針對有需求的學生開展個性化寫作指導等等。與此同時,加強教師教學發展和培訓工作,提升教師自身的母語水准和教學能力,探索進一步系統強化母語教育、增強學生文化底蘊的路徑。[詳細]
改變語文“邊緣化”應消除功利心態
語文教育邊緣化,不僅發生在大學,事實上,中學語文多年的地位也並不主流。應試指揮棒下,不少學校、家長和學生都認為,語文難以靠短期突擊取得好成績,升學考試也難靠語文拉開差距。從小學生到大學生,不論是老師要求,還是學生自己的選擇,絕大多數人都會把語文學習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為學習語文留出時間。今年各地開始研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的分值將下降,對應的,語文分值將大幅提升。這必將喚醒學生和家長對母語更多的重視。[詳細]
呼喚“大語文”,從重知識到重素養
何為語文素養?打個比喻,如果將語文素養比喻成一個金字塔,塔尖是包括字詞使用、語法結構等語言能力的體現,而塔基則是一個包括言語主體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審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識視野、智力發展與個性人格在內的復雜構成。日常生活、交流及書寫當中語文能力的體現,是源於塔基諸多復雜成分的共同作用。語文教學需要跟上時代節奏,改變目前呆板生硬的教學模式,更多去引導學生多讀書,學會享受閱讀與寫作,而不是懷著功利的心態,為語文學習所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