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天行书作品:杜甫《閬水歌》
书杜甫《閬水歌》是苏东天去年仲春之作,笔者从他的书堆中今选来做一浅析。苏东天行书《閬水歌》在章法、意境、法度、气韵和气势形成了浑然一体之效果,其书可谓因体赋形、据势变形、以情融形、由意写形。其书意不在书,书随情发,情随心发;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两忘,而达“同自然之妙,非力运之能成”之境界矣。
观一幅行书作品如何,首先是看“起结”两字,一幅画如此,一首诗词、一篇文章也如此。行书作品的“起”笔,就是首字的领篇,“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閬水歌首字“嘉”字,气势如虹,精气神成向上提升之势,笔墨粗细枯润轻重刚柔有度,笔法间架结构严谨灵动,姿势优美,形成统领全篇之势。戈守智在《汉溪书法通解》中曰:“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假使一字之中有一二懈笔,即不能管领一行;一幅之中有几处出入,即不能管领一幅,此管领法也。”行书作品的“结”,就是尾字相照应。閬水歌尾字“稀”字,在势上与“嘉”字遥相呼应,顾盼生姿,笔法粗细枯润轻重变化相应,风格一致,好似心灵相通,实为难得。“行书在谋篇布局上和间架结构上,尾字与首字不仅要相呼应,还要求首尾风格一致,而且字形的大小,笔墨变化,笔势的欹正,节奏的缓急,都不能过于悬殊。”
接下来我们先从作品字体笔法形势开始分析。如起势字“嘉陵”两字左倾上跃之势明显,但“陵”字浓重一捺向上燕尾波挑,形成腾飞之势,“嘉陵”两字好似凌空飞翔,有如正副统领,傲视全军,气势非凡。“江”字向上篆笔斜横,与上字相呼应,似敲锣打鼓,浓重的篆笔点横使江字变得沉稳而具分量,字虽小,但气势与上字不相上下。“色”字向右倾斜,调和了“嘉陵江”三字的左倾上腾之势,而获得左右力量的整体平衡。“色”字起笔直上和竖弯钩向上笔锋使之与上三字相呼应,浓重的波浪竖弯钩如神龙起舞,形成一股强大而灵动的接水陆地气之力量,与“嘉陵”强大的上升之力形成对应平衡。“色”字中间如珍珠般秀润的一点,如眼目,使“色”透出雍容妍丽之态,顿时使周围显得光彩夺目。嘉、陵、江、色四字向上挑的横划,使四字向上气势一致,加上“嘉”的力字旁波浪弯钩、“陵”字偏旁的波浪竖,与“江”三点水、“色”字波浪竖弯钩及点,形成了一股律动游走的气脉上下自然相承之势。这是苏氏运笔的特点,通篇观之也都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