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焕新”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今年6月23日至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6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一时间,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个人,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发展的热潮。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是对全社会的一次绿色动员。
“抹不开面子”往往容易“丢面子”(思想纵横) 在日常生活中,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维护尊严与体面的一种心理需求,大多数情况下,要面子无可厚非。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在制度、纪律和原则问题上“抹不开面子”,往往容易“丢面子”。面子一旦被扭曲异化,就会成为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成为违规违纪行为的遮羞布。
“旧中出新”激活力(评论员观察) 既不能等靠要,“抱着水缸喊渴”,也不能一哄而上,“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要立足“家底”,结合新趋势,搞清楚优势是什么、如何放大优势 现代艺术展现身百年四合院,米其林餐厅融入青砖灰瓦,潮流店铺开进胡同里……古与今相交、新与旧相融,前段时间开业的北京西城区大吉巷,迅速成为热门去处。 观察身边生活,越来越多业态和场景呈现“新旧相融”特点,因“旧中出新”而充满生机活力。 有的老厂房成为新地标。
这样的商业为何吸引年轻人(金台随笔) 有了闲暇时光,是看展、逛街、听音乐会、去户外,还是与朋友小聚、品味美食?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是:统统都要。 正在兴起的非标商业,让这种“一站式”的复合体验成为现实。 长铁轨、老站台、旧仓库;开阔的户外、环绕的绿色、开放的空间——在传统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之外,越来越多消费者流连于这些非标准却充满创意、活力涌动的新型商业空间。
以务实举措治理隐蔽污染(人民时评) 浑浊污水在溶洞底部流淌,洞壁裹着厚厚的“黑痂”,塑料包装袋、破旧布料、陈年矿泉水瓶等垃圾积久成“山”……前段时间,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岩溶洞穴垃圾污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将岩溶洞穴生态脆弱性问题揭露出来。 岩溶洞穴是自然形成的地质构造,因其藏于地下的自然特征,生态功用和资源价值不易被察觉,受到污染也常常难以被发现。外面看上去山青水碧,污染物却悄无声息持续污染地下水体,二者形成巨大反差,凸显岩溶洞穴生态保护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纵横 金融诈骗需共治 勾明扬 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以“股票知识分享”“大宗交易”等为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这类金融诈骗更具隐蔽性。不法分子通过营造看似正规的投资场景,比如搭建虚假投资平台、仿冒官方APP、聘请“演员”充当工作人员等,让投资者放下戒心。
家庭教育始于心的互动(暖闻热评) 【关键词】家庭教育 【事件】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四初级中学的“亲子默契大挑战”现场,一个问题引发了不小的触动。面对“全家最常一起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少人的答案是“玩手机”“吃饭”,仅有少数回答“运动”“旅游”。这样的回答,让不少人开始反思家庭教育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