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管理 也要优服务(人民时评) 精准施策,就要换位思考,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找准“痛点”、寻准“病根”、开准“药方” 找得到、用得上的公共服务,更公平、更可及的发展机会,体现着以需求为导向的有效供给,正是既有管理又有服务的要义所在 管理和服务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好的管理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建立更符合人性的激励机制;暖的服务不是简单给予,而是创造互利共赢的价值生态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熟悉的场景、亲切的话语,映照着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穿梭不息、奔波忙碌,为高效便捷的生活贡献力量,为数字经济大厦添砖加瓦。
农村垃圾治理中的实干逻辑(评论员观察) 一些农村地区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巨变,折射实干为要、奋斗以成的发展密码,见证“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的价值追求 农村“环境脏乱”,农民“乱扔垃圾”,这样的刻板印象由来已久。事实果真如此吗? 小时候过年糊灯笼,满大街找半天才能捡到个塑料袋作灯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的农业垃圾、厨余垃圾大多是可降解的。
当青春与文化“撞个满怀”(暖闻热评) 【人物】00后文创店店主黄申 【故事】安徽安庆市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家“宝藏”文创店。铜质镀金的振风塔书签轻启墨香,“女驸马”的巾帼英姿在拼图里定格,安庆城郭化作玲珑的冰箱贴……店铺里的产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记录着00后店主黄申的奋斗足迹。去年,黄申的文创店总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以“硬约束”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纵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法律、监管、信用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旨在通过明确政府部门工作职责、规范支付行为、强化支付责任等一系列“硬约束”措施,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
倾听民声为民生(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湘乡80多岁的陈俊清老人受到关注:他写在烟盒锡纸上的建议,被湖南省立法机关采纳,吸收到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中。从只言片语到法规条文,这微小的民主细节,却如滴水映日般彰显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与温度,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光芒。
持续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专题深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在话语、叙事、技术上下功夫,致力于把思政课讲“活”、讲“透”、讲“潮”,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人民网评:紧密链接全球,共享中国机遇 椰风海韵间,琼岛盛会启。 4月13日,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4100余个品牌的全球客商齐聚南海之滨,将为全球呈现一场“国际范”与“海南味”交融的消费盛宴。 (一)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自举办以来,已成功走过五个年头,如汩汩清泉,持续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