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传承良好家风,涵养时代新风 说起“家庭”,你会想到什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还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 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四川甘孜州评选州级“最美家庭”,并组织活动让获奖代表分享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的家风传承故事;湖南长沙市新民小学策划亲子读书会,让家长、孩子有了更好互相沟通的契机,让家长、学校搭建家校共育的坚实桥梁;内蒙古扎赉特旗举办“家庭助廉正家风”主题讲座,推动廉洁文化进家庭……近段时间,各地以丰富形式展开相关活动,涵养好家风,共筑家国梦。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建评:对违规宴饮等问题要坚决露头就打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李献林等人违规饮酒、1人死亡等问题,一经通报,引发广泛关注。 这是一起违规吃喝的典型案例,发生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相关人员目无法纪、顶风违纪,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
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之三:守护语言的庄重与深度 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地,网络空间无时无刻不在诞生新的语言符号和交流方式。但,公序良俗的底线需要遵守,娱乐戏谑的范围需要节制,语言汉字的规范需要守护。 甩黑话、爆烂梗、讲段子、搞映射,并不是什么时尚之举,更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冲浪显学”。
人民财评:以旧换新持续发力 汽车产销马力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今年前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国内销量812.3万辆,同比增长12%;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 正所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网三评“网络烂梗”之二:不能“梗”住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教师观察到,学生们经常将黑话烂梗不分场合地随意乱用,其中一些带有攻击性、挑衅意味的表达方式甚至会导致学生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 黑话烂梗何以在中小学生中大行其道?一方面是,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当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2024年11月发布的《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
人民财评:利长远,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即将在今年5月2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既立足当下破解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发挥法治“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将持续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和创新动力。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