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2013年11月8日

■人民日报七论深化改革方法论

    【之一】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习近平的坚定表达,鲜明地阐述了这样的理念: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惟其如此,每一步改革的推进,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每一次改革的突破,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详细]

    【之二】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体现正确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才是社会主义。我们推动改革、完善制度,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详细]

    【之三】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
    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改革历程告诉我们,经过基层大胆试验、小心试错并予以完善之后的顶层设计,基本是符合国情符合民意的;未经实践检验的“拍脑袋决策”,大多漏洞较大,甚至流弊丛生。在产权改革、税制改革、司法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成果无不是在广泛的试点基础上进行的。事前调研、反复论证、及时调整、开门纳谏,已经成为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详细]

    【之四】改革必须协调推进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全面改革的方法论。搞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要求在深化改革中,要让政府与市场各归其位,权利与权力规范有序,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精神与物质相得益彰,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在这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就能形成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详细]

    【之五】群众利益,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的目的、稳定的基石,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什么事也办不成,办什么也没意义。让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彼此协调、相得益彰,必须坚持改善人民生活这个结合点。改革是最大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发展损害了群众权利,“硬发展”就没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但稳定不是简单的“搞定摆平”,而要在正视和化解矛盾中实现和谐,在推进各项改革中稳步前进。[详细]

    【之六】改革需要更广泛群众基础
    共同参与了,才会有共识、有合力。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也必须依靠人民。越是面对分化的复杂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越要善于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深化改革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最大程度促进共建共享,才能保证深水区的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详细]

    【之七】改革没有完成时
    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无不源自迎难而上、锐意攻坚所形成的“改革红利”,这往往又构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机遇。就此而言,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中国将来发展蓄势;强调改革“没有完成时”,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不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够“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详细]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策划

编读往来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方晔云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扫描“人民视点”栏目二维码

点击查看往期“人民视点

改革发展,"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策划之三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印尼巴厘岛发表重要演讲,放眼亚太乃至世界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各方面情况,强调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下行、“硬着陆”?能不能持续发力、健康发展?“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中国信心”来自经济增速诠释发展转型

近来,有所放缓的经济增速,引来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揣测担心。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印尼巴厘岛发表重要演讲,强调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详实的数字、朴实的逻辑、扎实的分析,析事明理,令人信服。“中国信心”究竟从何而来?

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

经济增速是发展晴雨表,人们最为关注。但如何解读增速,却大有学问。从以前的两位数增长到前年的9.3%、去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6%,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趋势,恰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实现党的十八大“两个翻番”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中央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正是瞄准了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合乎预期目标,中央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发展转型,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发展转型是硬任务,未来的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山西将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800万吨,内蒙古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将淘汰炼钢产能2257万吨。这些扭转“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增长方式的实际行动,短期内自然会影响增速、减损收益,但这正表明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而这样的发展转型,势必带来更多机遇、更大空间,这也正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

日益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其实,7.5%左右的增速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高速度。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坚定推动结构调整,以从根本上解决长远发展问题,这样才能使经济运行更稳健、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正彰显了中央驾驭经济发展和复杂局面的娴熟能力,增强了亿万人民的信心。[详细]

“中国信心”来自提质增效筑牢发展基础

如何既保持持续增长,又确保质量与效益,是发展中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步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来说,破解这一时代课题尤为迫切。于提质增效中筑牢发展基础,这是中国的坚定回答,更是“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惠及民生的增长,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上半年,内需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这说明增长动力正加速切换,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6.5%和9.2%,正在发力的结构调整,得益于居民就业与收入平稳形势的托举。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沿着这样的方向,中国必将获得最为深厚的增长潜能,奋力闯出一条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

着眼长远的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源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瞄准产能过剩,严控“两高”行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每万人专利拥有量达3.3件,“宽带中国”战略已经上路,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3%。挤掉水分,甩下包袱,踏上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新跑道,有了这些调结构、转方式的扎实举措,中国经济定能舒展更具张力的身姿,开启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从注重增速到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思路转变,发展转型,良好的发展态势,诠释了一个内涵丰富的“金括号”:在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与防通胀的“上限”之间,更多依靠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和创新动力,打开一片科学发展的新天地。当此世界经济遭遇“昏暗的黎明、漫长的复苏”之际,毅然选择扩大内需、提质增效之路,“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热土上的深刻变化,也为国际有识之士敏锐感知:“从注重增速到注重质量,中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引擎”。[详细]

“中国信心”来自内生动力开拓发展空间

出口增速放缓,会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没有刺激政策,中国发展动力从何而来?新形势新变化,带来了新挑战。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这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扩大内需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远高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0.1个百分点,这有力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内需拉动。展望未来,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推动消费升级,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将释放多么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中国信心?

提高劳动力素质、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

一方面,创新驱动效应显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加速融合,北京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中国也超过美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目的地首选国,“人口红利”正在转变为“人才红利”;另一方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今年1—8月份,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仍然比财政支出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民生改善力度不减。让一切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这就是内生动力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信心的深厚根基。

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发动机

正是看到“中国经济爆发出来的可持续能力”,一度唱衰中国经济的外国投行,刚进入秋季就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使中国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正如外媒感叹的,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发动机”。[详细]

“中国信心”来自深化改革激扬发展活力

取消和下放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在涉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今年以来,我国推进改革的领域之广、决心之大,令人振奋。

改革之船需要创新续航

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理念、制度和机制创新。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利率市场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创新活力;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加快形成公共服务新机制;各地大刀阔斧优化行政流程,推出“集装箱式”审批、网上审批……今年以来,一系列创新措施,有效推进了经济的提质增效和发展的转型升级。

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资本和小微企业的活跃程度,反映着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激发这些社会主体的活力,也是经济发展“第二季”的重点所在。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发展环境,用制度创新激活改革内生动力,为市场增加了信心。

“中国大磁场”吸引对华投资

数据表明,自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预计全年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中国大磁场”的存在,有力说明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没有改变。这也是30多年来,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的一个缩影。2012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超过了与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中国经济正在同世界经济深度交融。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让中国与世界彼此受惠、相互得益,这依然是中国改革的不变逻辑,也是世界对中国信心的最好注脚。[详细]

发展永不止步,改革未有穷期。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深信,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推动中国经济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当世界的目光转向东方之际,我们破浪扬帆、信心满怀。

网友留言 >> >>已有 0 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往期回顾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