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迅猛,论文总量大大提升。然而,总体论文质量不高及创新不足仍然是困扰中国科研发展的首要问题。
论文增速世界第一,每天近千篇论文问世
有人专门做过统计,近10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超过日本和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论文世界第二大产出国家。2007年我国就已在国际索引的工程类论文数量上取代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我国一年产生论文34万,除以365天,意味着每天都有近千篇的论文问世。[详细]
国内优秀论文首发率很低,优秀论文仍然是“SCI导向”
“我发论文都是把最好的投在国外期刊上,剩下不好的或是被退稿的,才投在国内期刊上。”北京某重点大学青年教师杨峰说,这在学术圈是公认的投稿原则,“在一定意义上,在SCI期刊发文代表你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对评职称、学校排名都有好处,有的地方高校甚至会重奖。”[详细]
“论文大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十三年9次空缺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十三年来的第9次空缺。一边是科技论文世界第二的“论文大国”,一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9次空缺,简单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数量,折腾掉大笔科研经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无多大裨益。[详细]
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像大炼钢铁那样搞科研、进行“论文运动”,产出数量巨大而质量低下的论文,浪费国家的科研经费和资源,论文发表的“商业化”成为了中国论文低质量的最好注脚。职称评定、人员晋升、学生毕业,无不与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挂钩。水平高低、质量好坏、人才优劣,均以数量度之,甚至催生出“期刊拜物教”的思想。
论文为职称服务,大学讲师因无论文被“转岗”
如今的论文丧失了学者交流的意义,成为评职称、加分的筹码。近日,在湖南大学当了11年教师的杨飞发微博称,因没有发表论文,他被学校转到图书馆工作,引发网络热议。湖南大学人事部门表示,杨飞在科研业绩方面有“硬伤”,转岗属正常人事调整。[详细]
全民皆为职称累,论文成为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
目前的职称评聘,不仅研究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论文,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临床医生等,也必须有论文才能参加评聘。这是导致大量低质甚至抄袭论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张帆,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医院的护士长,今年因为评职称,同样需要刊发论文。但联系后得知,一家名为《健康必读》的杂志,代写代发是1000元。同样是医疗类杂志的《医学与法学》,代写代发价是800元。中间人还表示,论文是国家级刊物,可以上网,保证发布的论文能评职称。[详细]
学位与发表论文数量挂钩,10余博士因未发论文被卡学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财经大学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相继效仿,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才能获得学位。多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全国各大高校根据自身情况放宽了发表论文的要求,然而,南开大学长江学者李卫东所带的10多名博士生因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毕业时无法获得学位。[详细]
论文量化导致严重的学术行政化和功利化
在我国科技界,流传着“没有弄不上去的指标”的说法。各种考核、奖励措施之下,大家把心思都用到弄论文上,比如,提高论文引用率,发动同事们互引,并采取“社交手段”希望国际友人帮忙引;提高单位的论文发表量,可以搞兼职和柔性引进,所谓引进海外学者,在不少机构变为只是要求其在论文上署上本单位的名字,“成果搬砖头”、“一鸡几吃”。论文数量和期刊档次都上去了,但科研的真实质量却令人忧虑,学术风气也会出现严重问题。[详细]
按我国的评价标准诺奖获得者连年度考核也过不了
有研究者对过去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4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77篇与获奖成果有关的论文中,只有9篇登上《自然》和《科学》,仅占论文总数的11.69%;还有一位诺奖获得者的论文,只是在一次规模很小的会议上“发表”。[详细]
追求“学术GDP”造成了畸形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与国际接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目标的情况下,“博士学位挂钩论文”明显是一道逆流。欧美一些研究做得很好的博士,因为他们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所以即使没有公开发表,被引用的次数照样很多。我国的大学盲目地为了追求“学术GDP”和所谓的“影响因子”,以学位胁迫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既违逆学术研究的自身规律,也造成了一种畸形的人才培养模式。[详细]
“学位条例”没有规定不发表论文不能毕业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学位条例”还是教育部有关规定,都没有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国务院学位办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要求。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尽管各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爆炸式增长,但是很多都是论文垃圾。[详细]
在呼吁改变学术和科研领域的不正之风,呼吁学者摒弃浮躁、回归科研本原的同时,也要大力呼吁学术评价导向的正确,从只问“有没有”,一切看论文和基金的数量,转为问问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导向,让那些有量无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改变学术科研领域不正之风,回归科研本原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科研应该遵循“科学与问题”导向,做科研项目之前,撰写论文之前,作者应首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能解决问题,而不能为了所谓的“基金”、“奖项”去做科研、搞项目。基金与奖项只是枝蔓,“科学与问题”方为主干。[详细]
不拼论文数,淡化高级职称聘任“硬杠杠”
复旦大学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12年起在全校推广代表作评审制度。淡化以往职务评聘的“硬杠杠”,只要教师拿得出够分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即便没有在权威、核心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也能获得参加高级职务竞聘的资格。试点两年来,已有10多位青年教师通过这一制度破格获得高级职称。[详细]
写论文要有精致的创新
诚然,国内当前搞学术做研究将SCI和SSCI论文当成一种时尚。然而,有思想写不来规范性论文是粗糙的出挑,没有创新去写SCI论文是精致的平庸。做学问要能够写出有高引用率的规范性论文,努力走向精致的创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