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养老服务提供不足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介绍,今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则将突破4亿,这给我国应对老龄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与近2亿老龄化人口相比,中国更值得忧虑的是养老服务提供的不足,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国4.4万个老年服务机构所拥有的床位仅有416.5万张,供需的矛盾可见一斑。”[详细]
企业养老金替代率跌破国际警戒线
尽管国家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与机关事业单位差距仍大。随着我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逐年下降,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工资的百分比)降低,社保制度亟需整体改革。2012年由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为50.3%。 而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测算出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详细]
养老并轨试点五年仍然无甚进展
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关养老金并轨改革,推进时间已经超过5年半。2008年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上述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近期新华社记者回访发现,“多数纹丝未动,只有广东开始‘破冰’”。[详细]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并无清晰路线图
养老金改革成为当前人们热议和期待的问题之一,是因涉及每个人当前的或潜在的切身利益。历史形成的“双轨制”造就了养老金的不公平也成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养老金机制最难啃的硬骨头。人社部近期表态,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如何并,怎么并,用多长时间并仍未有清晰路线图,改革仍在继续。[详细]
机关单位未动,向下并轨致改革阻力重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采用“向下并轨”的方式,拉大了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待遇差距,造成新的矛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齐传钧齐传钧说:“比如,一听说养老金改革,不少大学老师申请提前退休,制度倒逼人做出不合理的选择。”[详细]
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73.5%支持弹性退休
据媒体消息,当前各方讨论养老保障热点仍聚焦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上,退休年龄的延迟或将纳入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中。近期人民网联合专业第三方调研机构——清研咨询、优数咨询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59%的受访者认为废除退休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还有73.5%的受访者支持实行弹性退休制。[详细]
近年来,但凡提到养老金改革,几乎无法绕开“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历史遗留问题、政策公平性、延退背后的考虑等,每个具体问题都引发新的言论交锋。学者向人民网记者表示,对延退的反对实际上成为许多人对双轨制等问题长期积怨的一个“出气筒”,但同时也是一种担忧,担心养老改革会进一步损害其切身利益和社会公正。[详细]
延退退休是目的还是手段?
目前民间舆论对延迟退休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延迟退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增加缴费总量,以缓解养老金整体缺口。针对延退目的是否是为缓解养老金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就认为,亏空应该靠政府财政拨款来弥补,须与延退的政策目的切割开来;而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就强调,我国如果实行延退,出发点不是弥补亏空,而是适应人均寿命延长的现实。[详细]
若延退势在必行,将如何进行?
目前世界主流的男性退休年龄仍是在60岁-65岁左右,女性退休年龄与此持平或略低。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确显示出提高领取退休金年龄的倾向。如果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向这些国家看齐,伴随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延退或是不可避免的选择。目前的共识是,就算要延退,也只能小步走。但步子多小,用多长时间走完,却并没有形成共识。[详细]
延迟退休的另一面:提高缴费年限
与“延迟退休”话题相关的内容至少有三项:其一,涉及一个人停止工作,或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的年龄;其二,涉及一个人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其三,还涉及一个人领取养老金之前的缴费年限。此前,媒体一度传出“多部委已就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达成共识”的消息,但被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否认,他表示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发表意见,目前仍是鼓励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详细]
明确改革共同方向,分步取消双轨制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曾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对现行退休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所以,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详细]
养老金改革顶层设计两条路可走
“现在中国这次顶层设计是有两条路可走的。一条路就是只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把企业的提高一点,机关的先不动,还保留这个大双轨制。这是一个小步走。我们的方案是大步走,整个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把这个规划做出来,然后再分步实施。”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国民基础养老金解决吃饭,个人账户解决改善,大家也觉得公平了,但是现在可能比较困难,只能迈一小步。”[详细]
以房养老产品或明年一季度推出,首选失独老人
以房养老是商业性的养老保险补充产品,是一个金融产品。汇利基金董事长孟晓苏表示,“我们将在12月份拿出方案,在1月份要把这个产品推出。”孟晓苏认为,这种产品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老人工资低、积蓄少,但是有房产。老人把自己的房产做反向抵押以后,不仅可以继续居住,而且还可以领养老钱,活多久就领多久。在试点上,还是要稳步走,首先要解决的是无子女老人和“失独老人”。[详细]
缩小社会保障待遇差别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老龄化高峰期挑战的重要举措。”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3亿人,但由于城乡体制分割等原因,实际上还有几千万人游离在保障制度之外或者是重复参保。同时,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