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科技论文世界第二的“论文大国”,一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9次空缺;简单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数量,只会折腾掉大笔科研经费,于真正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无多大裨益
自然出版集团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科研机构“自然出版指数”显示,从过去12个月在《自然》系列期刊发文数量看,中国科学院首次位居亚太地区第一名。(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而差不多同时,我国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十三年来的第9次空缺。
一边是国家顶尖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飙升,另一边是具有重大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寥寥。这对我国科技界的“论文情结”和近年来一直采用的“论文奖励”方式提出警醒:只关注论文发表,而不关注学术研究本身,不可能出现一流的研究成果。我国现在已经是科技论文世界第二的“论文大国”,也开始迈向顶尖期刊发文多的“论文强国”,但这能代表真实的研究水平吗?
毫无疑问,《自然》和《科学》是世界顶尖的学术期刊,只有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研究成果才能在其上发表,但是这却不能作为评价一个学者学术能力的全部。这会将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变异为简单地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期刊档次)进行评价,也引导学者在发表论文上花工夫,而非潜心开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具体而言,在国外学术界,评价一名学者的学术成果,通常评价者会阅读论文本身,评价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会在乎其论文的多少,而会关注其研究的原创价值;可在我国,通常不会阅读论文本身,而只是看论文发表在哪个刊物上。
有研究者对过去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41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77篇与获奖成果有关的论文中,只有9篇登上《自然》和《科学》,仅占论文总数的11.69%;还有一位诺奖获得者的论文,只是在一次规模很小的会议上“发表”。按照我国的评价标准,这位诺奖获得者连年度考核也过不了。
对学者提出论文数量和期刊档次的要求,使我国学者在过去10多年时间中,在发表论文方面表现极为突出,2002年至2012年(截至2012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02.26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成为了世界论文大国。在社会呼吁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重视质量的情况下,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学者的要求从过去发表SCI、EI论文,进一步要求期刊的影响因子,并对《科学》《自然》发文做出重点奖励,奖励的额度从1万元到5万元不等(不包括科研经费),去年暨南大学宣布,研究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奖励20万元。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我国科技界,流传着一种说法,“没有弄不上去的指标”。各种考核、奖励措施之下,大家把心思都用到弄论文上,比如,提高论文引用率,方法很简单,发动同事们互引,并采取“社交手段”希望国际友人帮忙引;提高单位的论文发表量,可以搞兼职和柔性引进,所谓引进海外学者,在不少机构变为只是要求其在论文上署上本单位的名字,“成果搬砖头”、“一鸡几吃”。就这样,论文数量上去了,也许在不久之后,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也会上升,中国变为“论文强国”指日可待,但科研的真实质量却令人忧虑,学术风气也会出现严重问题。
有意思的是,2010年年初,就是《自然》杂志,在其网站刊登评论文章《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对中国的科研造假现象进行了评述,称中国科研人员需要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可能促进了不端行为的产生。文章称,在调查涉及的中国6家顶级研究机构的6000多名科研人员中,大约三分之一承认有过剽窃、造假行为。
其实,简单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数量,以此作为对学者的考核依据,是严重的学术行政化和功利化,背离了基本的学术常识。这只会增加学术的浮躁,不利于学者做真正的学术研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必要打破我国学术界的“论文崇拜”,引导学者潜心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应该推进学术管理、评价去行政化,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不然,我国大笔的科研经费只会被折腾到发表大量并无多大价值的论文中,无法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熊丙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