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第二屆人民網評大賽>>優秀文章

以平凡鑄就不凡 

丁博雅 
2022年11月16日14:2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秦磚漢瓦、京戲臉譜、敦化壁畫、篆刻印章……中華大地五千多年的孕育滋養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的優秀傳統文化,至今仍然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養料。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的苗族人民近年來在楊文麗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用當地特色傳統文化——苗繡推動鄉村振興的特色道路,印証著平凡之人在新時代的土壤下也能迸發出不平凡的偉力。

楊文麗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苗族阿妹,從小便跟著媽媽學習苗繡,在那時她就埋下了傳承苗繡的種子。當時的化屋村仍然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楊文麗與哥哥隻好離開家鄉外出打工,機緣巧合之下她接觸到了繡花機,驚奇地發現代表著現代科技力量的繡花機真的能夠繡出傳統的苗繡圖案,熱愛家鄉傳統苗繡的她便決定攢夠了錢帶著繡花機回鄉創業。隨后幾年,在國家精准扶貧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楊文麗回到家鄉與丈夫開辦了苗繡車間並開發相關的文創產品,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極大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於一針一線之間譜寫了以文促進的時代贊歌,用實際行動撰寫了以傳統文化脫貧攻堅的時代范本。

“苗繡既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文化如何在新時代的土壤下發展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挑戰。以楊文麗為代表的一批批文化繼承人們堅定文化自信,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征相結合,融合當代人們的審美喜好探索出新型發展之路,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到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化屋村的苗繡車間用行動証明了在新時代下“時尚由你我定義”。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化屋村的成功脫貧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在楊文麗的呼吁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繡花機的學習中從而促進了苗繡的產業化發展,是化屋村脫貧事業有力的助推器。

從“懸崖下的村寨”到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這一蝶變的背后是國家精准扶貧政策的有力推動,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脫貧事業的發展,才使無數個曾經閉塞、落后的村庄得以脫貧才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以建成,極大的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指數。一百年前的中國曾飽經屈辱,任人宰割,一百年后的中國已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中國人民僅僅在一百年間便創造出無數“中國奇跡”,一段段鮮活的歷史深刻証明著黨的先進性與號召力,在黨脫貧攻堅政策的領導下無數處於貧困、落后地區人們的生活得以改善便是黨向人民交出的最好答卷。

翻開歷史的厚重篇章,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滋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直至今日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滋養,是以化屋村為代表的脫貧攻堅事業的能量源泉。處於新時代的路口,當代青年更要堅定文化自信,以傳統文化推動時代進步,走文化發展之新道路,奏文化發展之新樂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青年力量!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