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商戰”不能淪為無底線的混戰
提起企業界的“商戰”,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是強大的公關攻勢、復雜的金融交易,還是合縱連橫的股權分合?然而近年來,某些企業頻頻在商業競爭中做出毫無體面可言的荒唐舉動,甚至不惜冒違法違規的風險,讓網友重新認識了“現實版商戰”。
7月27日,一則題為“哈啰經理劃破70輛美團單車被拘”的新聞登上熱搜。據報道,今年5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栗樹頭派出所接到報案稱,有大量共享電單車坐墊遭銳器劃破,且都是美團品牌。警方經過偵查,於7月21日查實,作案人系哈啰電單車昆明城市負責人李某茂。最終,李某茂被行政拘留10日,並沒收作案工具。
新聞曝光后,迅速激起了網友對一系列過往消息的聯想。每有類似事件發生,都讓公眾眼中的“商戰”格局越來越小、層次越來越低。這些低級而又滑稽的舉動,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不由得讓人對當下的企業競爭環境擔憂起來。
其實,所謂的“商戰”,也是市場競爭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市場經濟的框架與邏輯之下,競爭的存在本身是件好事,有利於市場保持新陳代謝與創新活力,防止停滯和壟斷。從結果上看,參與競爭的企業固然有勝有敗、有生有死,但市場環境與消費者的利益不僅不會受到損害,反而還能從中獲益。
然而,要取得這樣的結果,萬萬不能忘了“不違反法律法規,不背離社會公德”的前提。如果失去了法律法規的制約,突破了社會公德的底線,商業競爭必然會蛻變成經濟學意義上的惡性競爭,乃至“流氓搶地盤”式的混戰。在這樣的混戰之下,不僅是參戰企業的正常經營會受到影響,普通消費者和社會大環境也會受到連帶傷害。一旦違規行為曝光,那些率先動用違法失德競爭手段的企業未必能賺到什麼便宜,其他受到波及的各方,也免不了要面臨“多輸”的局面。
商業競爭中的陰招損招,就像武俠小說裡的“邪派功夫”。對此,僅憑輿論的說教,恐怕不足以讓參與競爭的企業主體放棄利益的誘惑。唯有在監管層面發力,開發出一套足以讓惡性競爭者付出沉重代價的“正派功夫”,才能剎住“邪派功夫”的囂張氣焰。對於各式各樣的惡性競爭行為,除了要由執法部門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個人施加懲戒,市場監管部門也要積極制定對策,讓市場主體有所忌憚。
“現實版商戰”接連令人大跌眼鏡,涉事企業自身也應知恥,並在事件發生后積極反思。畢竟,絕大多數企業的經營都離不開良好的商譽,社會大眾會如何看待一家企業,或許就在決策者的一念之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