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對騙取留抵退稅等行為零容忍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全國查處涉嫌騙取留抵退稅企業2880戶,已公開曝光留抵騙稅案件118起,釋放了“騙稅必嚴打”“違法必嚴懲”的強烈信號,顯示出堅決不讓減稅降費“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的決心。
實施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是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主要內容,也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正處於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必須搶抓時間窗口,努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就在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6方面33項一攬子措施,其中包括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把“真金白銀”直接送達企業,能夠降低企業資金佔用成本,增加企業現金流,幫助企業渡過當前難關、厚植內生動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必須加強政策落實全鏈條跟蹤管理,確保退稅“加速、再加速”,確保政策落實“最后一公裡”高效暢通、直達快享。據了解,稅務總局、各特派辦、省、市、縣稅務局均成立督察工作組,聚焦政策執行、責任落實、風險防控、稽查辦案、問題整改等重要環節,護航留抵退稅政策落准落好。下一步,還需要以嚴實深細的作風,切實防范可能出現的留抵退稅風險。特別是要依托稅收大數據,開展事前、事中、事后掃描式監控,既為相關企業做好稅收優惠服務,也精准識別違法問題隱患,持續加大治理力度。
值得警惕的是,面對當前出台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個別不法分子趁機打起偷稅騙稅歪主意,滋生出團伙式、跨區域騙取留抵退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無論是沒有實際經營業務隻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還是沒有實際出口隻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抑或是沒有具備條件隻為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的“假申報”,都會對稅收秩序形成干擾,對稅收公平造成惡劣影響。要切實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就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對騙取留抵退稅等行為堅決予以打擊,堅持不懈把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工作引向縱深。
從嚴打擊騙稅違法行為,離不開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協同聯動。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下發通知,把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作為2022年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的重點,集中力量開展聯合打擊,織密筑牢嚴打騙取留抵退稅法治之網。要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對騙取留抵退稅等各類違法行為做到“露頭就打”。隻有讓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受到嚴厲處罰,才能在讓更多依法納稅、退稅的納稅人享受政策紅利的同時,更好保障財政資金安全、維護稅收公平公正,確保留抵退稅政策落准落穩。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依法納稅是企業和公民應盡的義務,納稅信用是企業發展的“金名片”。普及稅收法治意識,保障市場主體充分享受公平法治的稅收環境,不僅廣大企業會因之受益,也將為維護財經紀律和稅收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