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起評:現實題材作品“販賣焦慮”要適可而止
“婆婆把兒媳生孩子和母豬生崽比在一起”“照顧孫女的時候老人在一旁抽煙”“把20年前兒子用過的尿布給剛出生的孫女用,兒子卻不阻攔,甚至讓妻子多聽婆婆的少聽專家的”……這類令人瞠目結舌的“狗血”劇情頻繁出現在了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中,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集中大量的沖突和矛盾令人不適,感覺就像被“上刑”﹔也有網友認為,這些劇情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影子,現實題材突出了沖突無可厚非。
影視作品需要沖突才能營造有效的藝術效果,但到底應該如何呈現生活?現實題材作品到底是更現實了,還是在對觀眾“上刑”?
在熱播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中,婆婆吐槽兒媳浪費錢,不如把找月嫂的錢給自己,同時老人還用了很多土辦法來帶孩子等。盡管生活中因為年代和觀念導致的這類“婆媳”問題確實存在,但如果把各種諸如此類的極端問題堆砌式疊加呈現,不僅會招致觀眾反感,還有可能產生極大地社會焦慮感,甚至造成年輕的人恐婚、恐育情緒,加劇家庭矛盾的激化。
我們不排除現實生活中可能真的出現過這類事情,甚至會有更極端的發生過,但是這些不是普遍現象,不會集中出現在同一個家庭環境裡,更不能代表當前的大眾生活。影視作品把這些個體極端事件集中於一部電視劇的劇情中,會不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無論是曾經的《蝸居》,剛剛播完的《心居》,還是正在熱播的《親愛的小孩》,為了達到“戲劇效果”,此類現實題材的影視劇一直在不遺余力的把現實當中的“意外”和特例推給觀眾,以致於不惜讓主角們離婚、失業甚至“強行”喪偶,除了賺取觀眾的眼淚和嘆息以外是否真的能有更深層次的作用?
當前我們的現實題材劇呈現兩種極端的傾向,一種是通過“賣慘”來突出矛盾賺取觀眾眼淚﹔另一種是突出“爽感”讓觀眾能夠在劇集中獲得成就感和代入感。其實這兩種手法都無可厚非,但如果走向極端,不能結合起來,就會引發很多的爭議和質疑。現實題材影視作品是用一種藝術真實來反映社會,引發觀眾的共鳴,那麼張弛有度,有笑有淚才是真實的反映。戲劇效果不能為一時的收視率去刻意制造或引發沖突,而是應該通過呈現沖突讓人們重視問題,從而更加尊重彼此,增加相互了解,共筑和諧生活。
作品來自人民,更應該回饋人民。作為文藝作品的接收方,觀眾需要的是與眾不同的內容(不同角色的生活體驗),讓自己的審美體驗更為豐富,給平淡忙碌的人生帶來些許點綴和放鬆。
一味地打著追求藝術效果去“博眼球”,集中展現過於狗血的極端劇情,這種販賣社會焦慮的“狼來了”的做法無異於在藝術創作中殺雞取卵,應該適可而止。家庭矛盾固然存在,但不會是阻礙美好生活的主要問題,藝術創作者要珍惜觀眾和資源,處理好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關系,才能創造更加優秀的作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