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以規范漢字承載中國智慧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標識。為更好推動漢字規范使用,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領域不規范使用漢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對出版物、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等漢字使用情況開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實提升內容質量。
說普通話四海同音,寫規范字九州一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大國,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增進民族間、地區間交流,促進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信息化等各項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規范漢字是天南海北傳遞信息的重要基礎。進一步說,漢字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思想,規范使用漢字、領略漢字之美,既是維護文化根脈、培養文化認同的題中之義,也是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必要之舉。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計算機漢字字體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字體更加多元,較好滿足了社會多樣化用字需求。也要看到,部分字體使用場合不當、質量水平較低,尤其是一些“丑書”“怪書”類信息化字體產品,對字體進行粗俗、草率的夸張變形,背離漢字的書寫規范、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誤導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必須加以規范整治。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是宣傳和規范使用漢字主陣地。工作生活中目之所見、眼之所及,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漢字的認知和審美。《通知》明確就圖書、報紙、音像制品、網絡出版物、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等各類文字載體進行清查,要求行政部門引導有關單位及時清理替換粗制濫造、拙劣夸張、觀感不佳的字體,正是為了把好關口,讓印刷在千萬冊書籍上、展示在億萬人民屏幕上的文字規范美觀,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漢字文化氛圍。
規范漢字使用,並不等於拒絕個性化的漢字書寫。《通知》要求引導字庫生產企業創作更多既符合市場需求又規范、美觀的字庫字體產品,為當下拓展漢字字體邊界創造空間。必須看到,從魏碑到唐楷,從二王到顏柳,先輩創造的多姿多彩的書法藝術,展現了漢字的多樣風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學精神。但字體的推陳出新,不能自出機杼、另起爐灶,而要取法先人、博採眾長,在符合漢字固有間架結構和中國美學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突破。
文化自信,要從文字自信做起。順應時代浪潮,讓富有時代感的漢字煥發光彩,讓賣丑搞怪的表達失去存身之所,需要有關部門、企業和從業者攜手努力,推動承載中國智慧的方塊漢字歷久彌新、走向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