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財評:強化風險防控,擔當好穩增長重任

沈若沖
2021年12月29日14:2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12月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21年財政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財政工作,強調要准確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此次會議是市場觀察明年財政政策的重要窗口,釋放出穩增長、強預期、防風險、促改革的鮮明政策導向。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這與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加強財政政策調節密不可分。財政政策積極作為、精准發力,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推動我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長期向好態勢,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穩步提升。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也是做好財政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必然要求。應當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越是困難增多、壓力增大,越需要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越需要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化解風險挑戰、對沖不確定性因素。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提出重點把握好6個方面、扎實做好10項工作,對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找准政策發力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

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我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分析研判,把握各種潛在風險因素,強化風險防控,主動進行防范化解,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從財政工作的重點任務來看,最關鍵的是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持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要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機制,完善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對化債不實、新增隱性債務的要嚴肅問責。要推動財力向基層傾斜,繼續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有效防范基層財政運行風險。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部門,各級財政部門尤須心懷“國之大者”,切實肩負責任。一方面要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另一方面圍繞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的要求,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找准政策發力點,加強政策協同。

“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實施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獎補政策”“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全國財政工作部署的一系列重點工作,既有穩定宏觀經濟的長遠擘劃,也有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的務實舉措,更有推動民生改善的有力支持。強化落實,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必能助力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責編:仝宗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