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來論

人民來論:期待教師熱“一直熱”,而非“熱一時”

劉 赫
2021年11月01日20:5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又到一年招聘季。據媒體報道,今年就業市場掀起“教師熱”,部分教師崗位競爭激烈。有的中學教師招聘,進入面試的7人中有4人是博士。

近幾年,我國教師職業吸引力不斷增強。據教育部9月8日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91萬人次通過認定獲得了教師資格証書,較去年增長28.7%﹔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開考,“教資考試”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

國運興衰,系於人才,源於教育。“教師熱”持續升溫,折射出舉國上下對教育的高度重視。目前,全國2846個區縣的預算安排實現了“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隨著地位的提升、待遇的改善、從教環境的優化,以及越來越多“寶藏教師”的涌現,教師漸漸成為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職業,激發著年輕人的職業向往與價值追求。

不過有人擔心,博士到中學任教是大材小用,甚至傳遞出“學歷焦慮”的情緒,這或許低估了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基礎教育為國家各級各類人才培養奠定基礎,是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古人說:“師者,人之模范也。”在學生眼裡,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

隨著信息化發展深化,知識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關系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對教師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人才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青少年可塑性最強的發展階段,讓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基礎教育,融入巨大的智力寶庫之中去探索、去發現,為孩子們傳道授業、啟迪智慧、點亮天性、打好根基,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個別單位應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摒棄“學歷高消費”的錯誤觀念。名校畢業未必能成為名師,履歷不應成為教師錄用的唯一標准,還需經過必要的資格考試、心理測試、備課說課等諸多環節,把真心熱愛教育事業,把對教育有理想、對教書有定力、對學生有愛心的人選進教師隊伍。

教育不是“一錘子買賣”,重在朝夕相處,貴在潛移默化。引進后,能否用得好、留得住、擅育人,更為考驗教育管理者的智慧。教師是專業性很強的職業,應充分發揮高學歷人才優勢,在課程開發、課堂設計、教學改革等方面探索創新,發揮“鯰魚效應”。通過更積極的引導、更扎實的舉措、更有力的支持,令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向偏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縮短地區間、校際間教師質量差異,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最終讓學生受益、讓教育受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正所謂“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熱”是個好現象,期待能夠“一直熱”,而非短暫的“熱一時”,期待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推動形成優秀人才競相從教、廣大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美好局面,期待我們的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師。

(責編:尹深、付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