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霍計武:警惕食品藥品失信的“狼來了”

2014年09月05日09:04    來源:荊楚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霍計武:警惕食品藥品失信的“狼來了”

  2012年的那場“毒膠囊事件”讓無數人到現在還心有余悸。這兩天又有消息稱,浙江寧海又有人非法生產毒膠囊,9000萬粒毒膠囊流入市場。(9月4日 《金陵晚報》)

  事情過去幾年了,中國品牌奶粉陷入三聚氰胺的風波尚未完全平息﹔2012年的那場“毒膠囊事件”讓無數人到現在仍心有余悸﹔這兩天又有消息稱,浙江寧海又有人非法生產毒膠囊,以“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經過“打膠”、“排膠”、“切膠”、“次品挑揀、成品包裝”等4道程序,9000萬余粒重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的“毒膠囊”流入市場。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教授說:“工業明膠中重金屬鉻的毒性遠高於三聚氰胺,其所涉及的違法生產企業更是多而廣,危害更大。”

  三聚氰胺奶、瘦肉精、蘇丹紅、地溝油、大頭娃娃奶、毒膠囊等等,老百姓現在都不知道還有多少安全的食品可以吃?奶粉不敢吃了,火腿不敢吃了,火鍋不敢吃了,油不敢吃了,現在連藥也不敢吃了......

  首先,百姓關心的是9000多萬粒毒膠囊不是一個小數目,被生產出來的毒膠囊都去哪裡了?有沒有已經上市銷售,如果有的話,又是哪些藥品“中槍”,被牽扯其中,可否給他們開出一個“毒膠囊”藥品清單?又該如何將這9000萬粒毒膠囊一顆不剩地回收回來,給百姓一個可以安心的交代?

  其次,藥品不同於普通的食品,藥品是用來治病救命的。但總是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不顧良心,罔顧天地正義,無視法律威嚴。對這樣的違法犯罪分子,必須依法一網打盡、嚴懲不貸,讓為錢財而泯滅良心的毒膠囊生產者自食其惡果,同時給有意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暴利的人們預先敲響警鐘。

  再次,毒膠囊之所以能夠大肆流通,除了歸咎於無良企業的見利忘義、“喪心病狂”之時,監管部門的缺位、監管的乏力已成為威脅藥品安全的一個痼疾。對因為利益關系而牽扯其中的個人的也應該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隻有監管部門盡職盡責,做好預防工作,才能將相關違法行為截殺在萌芽狀態。

  更值得一提的是百姓看到太多類似事件之所以能夠浮出水面,總是與群眾舉報和媒體曝光分不開。在一個健康運轉的政府機構中,這樣違法的行為如果首先是由監管部門發現查處,進而被媒體報道,這樣才能更符合百姓對政府寄予的厚望。

  早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已成為中國乳業的分水嶺,這場乳業浩劫不僅讓三鹿乳業轟然倒地,也重創了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品牌的信任。一而再、再而三的“毒膠囊”事件將會“發酵”到何種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一定可以想到的是,從“毒膠囊”生產到銷售再到監管的相關企業、部門的公信力一定會大打折扣。

  社會誠信易催難建,如果這種牽扯到我國食品藥品的造假對現有的社會誠信體系,以現在這個趨勢持續施加傷害的話,以后,恐怕那個流傳甚廣的“狼來了”的故事,將會變成“中國的食品藥品來了”。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