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環球走筆:讓奧巴馬屢稱“心碎”的創傷

溫 憲

2014年04月16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感覺自己已經60歲了。”作為美國伊拉克戰爭老兵,32歲的尼古拉斯·約翰遜如此感嘆。

  約翰遜曾在伊拉克駐扎一年,承擔拆除路邊炸彈和填埋彈坑的任務。執行任務時,約翰遜需要身著近23千克的防護衣,長期負重工作導致他的脊椎斷裂。回國后,因為再也直不起腰板,約翰遜隻能打一份領取最低工資的零工。戰后創傷綜合征令約翰遜痛苦萬分,家鄉附近的州際高速公路,常常使他條件反射般回憶起彈坑遍布的巴格達機場公路,路邊的垃圾標志也會令他聯想起伊拉克武裝人員的爆炸裝置……

  6000多名官兵喪生,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在美國社會留下了永久的傷痕。4月2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胡德堡軍事基地再次發生槍擊事件,被認為有“行為和精神健康問題”的槍手,曾被派駐伊拉克。胡德堡軍事基地是美國陸軍現役裝甲部隊最大的本土基地,其駐扎的官兵多次被輪流派往伊拉克、阿富汗戰場。2009年11月,這一軍事基地就發生過13人死亡、30多人受傷的特大槍擊案。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類似槍擊案的再次發生令其“心碎”。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凱澤家庭基金會近日發表的調查報告稱,在260萬名曾被派駐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官兵中,超過半數的士兵患病或有精神健康問題。每兩人中就有一人說身邊戰友有自殺企圖或實施自殺。超過100萬人遭遇人際關系問題並動輒暴怒,這是戰后創傷綜合征的典型症狀。盡管美國政府設有專門處理老兵事宜的退伍軍人事務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兵從海外撤回,退伍軍人事務部在人員和經費壓力之下頗感捉襟見肘。

  耐人尋味的是,盡管奧巴馬對類似突發悲劇屢稱“心碎”,但美國戰爭機器的慣性運行仍未停止。美國軍工復合體的構建似乎對戰爭有著毒癮般的嗜好和依賴。美國所實行的志願兵役制度,造就了一支視戰爭如職業、執迷於戰爭血腥刺激的軍隊。恰如曾多次被派往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國前海軍陸戰隊軍士長肯尼斯·哈蒙所言:“不論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對與錯,我們是簽了合約的,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得到命令,就得去完成。”

  現在,美國政府仍在不遺余力地把戰爭老兵渲染為救別國人民於水火的“英雄”,不少美國老兵還在執迷著不無虛妄地“自豪”。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使整個美國社會面對著戰爭之后的困惑、迷茫與無奈。戰爭機器的慣性轉動仍將繼續分化美國社會,反思的良知勢必不斷與虛妄的執迷發生沖撞,美國社會戰后創傷的痛楚將長期存在。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6日 21 版)

聯系本文記者

溫憲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田雪、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