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是“新聞戰”,記者們都有“攻略”。“攻略”有不同,但比較通用的原則之一,是要吸引受眾的眼球。於是,代表委員在媒體上呈現出來的角色,難免就和他本身應該進入的角色之間,有了差異。
代表委員本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歷史上“貞觀之治”裡比較著名的幾個人物。一個是魏征,敢說真話,善提意見,唐太宗說他是面鏡子,通過他的話,能知道自己哪兒錯了﹔還有兩個人,“房謀杜斷”,房玄齡善於謀劃,能出主意﹔杜如晦善於決斷,能幫著拍板兒。
提建議,出主意,做決斷。這三個人領頭把這三件事辦得有聲有色,貞觀年間的國家治理也就有模有樣。現代政治議程盡管和古代不一樣,但任何一個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也必然是經過這麼幾個階段。
兩會的代表委員忙忙碌碌,所做的事情歸納起來就是這三樣。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大會文件,就是來提建議﹔根據日常的工作調研情況,撰寫提交自己的議案提案,這就是出主意﹔最后,代表們在討論過后要表決審議過的這些文件,這也就是做決斷。
因此,代表委員們其實同時在扮演著魏房杜的角色。開會、討論需要用言語表達,但是在表達的背后,更需要的還是深入的調研、思考,是把自己思考的出發點放在國家利益和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之上的誠意。提的建議是否切中肯綮?出的主意是否符合實際?做的決斷是否符合有利發展?這幾條搞清楚了,代表委員的角色也就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