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養老服務提供不足
民政部部長、全國老齡辦主任李立國介紹,今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2025年將突破3億,2034年則將突破4億,這給我國應對老齡化提出了嚴峻挑戰。與近2億老齡化人口相比,中國更值得憂慮的是養老服務提供的不足,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國4.4萬個老年服務機構所擁有的床位僅有416.5萬張,供需的矛盾可見一斑。”[詳細]
企業養老金替代率跌破國際警戒線
盡管國家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與機關事業單位差距仍大。隨著我國養老金佔工資比重逐年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佔工資的百分比)降低,社保制度亟需整體改革。2012年由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數據顯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為50.3%。 而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測算出2011年我國企業養老金替代率僅為42.9%,低於國際警戒線。[詳細]
養老並軌試點五年仍然無甚進展
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關養老金並軌改革,推進時間已經超過5年半。2008年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上述方案,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但近期新華社記者回訪發現,“多數紋絲未動,隻有廣東開始‘破冰’”。[詳細]
養老保險“並軌”改革並無清晰路線圖
養老金改革成為當前人們熱議和期待的問題之一,是因涉及每個人當前的或潛在的切身利益。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詳細]
機關單位未動,向下並軌致改革阻力重重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採用“向下並軌”的方式,拉大了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之間的待遇差距,造成新的矛盾。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秘書長齊傳鈞齊傳鈞說:“比如,一聽說養老金改革,不少大學老師申請提前退休,制度倒逼人做出不合理的選擇。”[詳細]
近七成受訪者反對延遲退休,73.5%支持彈性退休
據媒體消息,當前各方討論養老保障熱點仍聚焦於養老保險制度的模式選擇上,退休年齡的延遲或將納入正在研討中的養老保險改革方案中。近期人民網聯合專業第三方調研機構——清研咨詢、優數咨詢所做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反對延遲退休,59%的受訪者認為廢除退休雙軌制的時機已經成熟。此外,還有73.5%的受訪者支持實行彈性退休制。[詳細]
近年來,但凡提到養老金改革,幾乎無法繞開“延遲退休”這個話題,歷史遺留問題、政策公平性、延退背后的考慮等,每個具體問題都引發新的言論交鋒。學者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對延退的反對實際上成為許多人對雙軌制等問題長期積怨的一個“出氣筒”,但同時也是一種擔憂,擔心養老改革會進一步損害其切身利益和社會公正。[詳細]
延退退休是目的還是手段?
目前民間輿論對延遲退休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延遲退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遲領取養老金年齡,增加繳費總量,以緩解養老金整體缺口。針對延退目的是否是為緩解養老金缺口,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就認為,虧空應該靠政府財政撥款來彌補,須與延退的政策目的切割開來﹔而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就強調,我國如果實行延退,出發點不是彌補虧空,而是適應人均壽命延長的現實。[詳細]
若延退勢在必行,將如何進行?
目前世界主流的男性退休年齡仍是在60歲-65歲左右,女性退休年齡與此持平或略低。但近年來,發達國家的確顯示出提高領取退休金年齡的傾向。如果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進一步向這些國家看齊,伴隨老齡化的加速發展,延退或是不可避免的選擇。目前的共識是,就算要延退,也隻能小步走。但步子多小,用多長時間走完,卻並沒有形成共識。[詳細]
延遲退休的另一面:提高繳費年限
與“延遲退休”話題相關的內容至少有三項:其一,涉及一個人停止工作,或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自然終止的年齡﹔其二,涉及一個人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其三,還涉及一個人領取養老金之前的繳費年限。此前,媒體一度傳出“多部委已就延長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達成共識”的消息,但被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否認,他表示相關部門並沒有對此發表意見,目前仍是鼓勵參保者自願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詳細]
明確改革共同方向,分步取消雙軌制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此前曾表示,養老金雙軌制“並軌”的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蕩。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所以,所謂“並軌”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並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詳細]
養老金改革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現在中國這次頂層設計是有兩條路可走的。一條路就是隻解決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把企業的提高一點,機關的先不動,還保留這個大雙軌制。這是一個小步走。我們的方案是大步走,整個國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把這個規劃做出來,然后再分步實施。”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說:“國民基礎養老金解決吃飯,個人賬戶解決改善,大家也覺得公平了,但是現在可能比較困難,隻能邁一小步。”[詳細]
以房養老產品或明年一季度推出,首選失獨老人
以房養老是商業性的養老保險補充產品,是一個金融產品。匯利基金董事長孟曉蘇表示,“我們將在12月份拿出方案,在1月份要把這個產品推出。”孟曉蘇認為,這種產品非常適合中國國情。中國老人工資低、積蓄少,但是有房產。老人把自己的房產做反向抵押以后,不僅可以繼續居住,而且還可以領養老錢,活多久就領多久。在試點上,還是要穩步走,首先要解決的是無子女老人和“失獨老人”。[詳細]
縮小社會保障待遇差別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應對老齡化高峰期挑戰的重要舉措。”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認為,現在的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了13億人,但由於城鄉體制分割等原因,實際上還有幾千萬人游離在保障制度之外或者是重復參保。同時,要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