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刘洛妍:“包养协议”再揭干部作风之殇

2014年09月17日09:33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刘洛妍:“包养协议”再揭干部作风之殇

  山西一名女士向新京报爆料称,自己和山西孝义市环保局干部郭双龙签署过一份“包养终止协议”,“分手费”为40万元。(9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显然,这则山西孝义市环保局干部郭双龙签署过一份“包养终止协议”,“分手费”为40万元的新闻一经报道,顿时掀起千层浪。这无疑又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媒体更是迅速将报道扩大,民众也迅速将涉事人,这名环保局干部的郭双龙迅速被推向了质疑的漩涡,同时也为广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不得不说,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贪官纷纷落马,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查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权色交易几乎成为大多数腐败案件的定律之一。包二奶,养情人,与多名女性有染或是不正当男女关系,等等,我国查处的贪官90%以上都和色有关。

  纵观当今官场,官员因生活作风问题而受到处理,并因为情妇牵出一系列腐败案件的比比皆是。细数这些落马的官员,有的纯粹裁在生活作风问题上,有的生活作风问题背后被发现有经济问题,有的因经济问题而牵扯出生活作风腐化堕落的问题。究其原因,都跟“色”多少关联。

  诚然,情妇本身就是一个广受公众非议的角色,贪腐官员的情妇,无论是在道义上和法律上都容不得半点放任和忽视。身为山西孝义市环保局干部的郭双龙,不仅包养情妇,还公然与其情妇签订“包养终止协议”,并付给对方40万元的行为,实属不应该。究其原因,大概还是本身道德的滑坡以及贪图官员手中权力成为了有效的导火索,导致他们肆无忌惮地以色换权、权色交易。

  笔者认为,权利是腐败发生的先决条件,因此,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郭双龙的事件再次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当深刻地反思贪欲之害,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权利不可乱用,只有做到这一条,才不会再发生权利滥用之事件。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