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石化宣布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实施混合所有制,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民资参股中石化无比例限制”。随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周吉平向媒体透露,中石油将采用产品分成的模式引入民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
“两桶油”做改革热身之时,电力体制改革也已提速,国家能源局表示,售电环节有望引入民资。而银行业对民间资本的大门也正式敞开,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于3月11日宣布,今年将首批试点3至5家民营银行。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央企国企改革即将实施的重头戏。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媒体、专家学者等热议的焦点话题。
表:两会期间“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话题新闻热度
监测时间:3月3日0时至3月12日14时,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关注点一:为什么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9日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郭文叁代表谈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习近平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
《光明日报》认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而经常代表民营企业声音的《21世纪经济报道》也积极响应,“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国企改革引向深入,这一战略意图应当说是一脉相承的。深化国企改革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拖延越久则徒增改革成本越大,到头来还得面对,这次重回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原点,说明民心不可忤、客观规律不可违”。
来自国资委系统的代表和委员也看好混合所有制前景。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前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按照“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进一步推进股权多元化。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改造成为整体上市的公众公司,国有企业彻底实现多元化。
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国资国企改革,也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让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关注点二:民间资本担忧颇多
《上海证券报》道出了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三个担心:一是“会不会被控制”的问题。民营企业担心,国有企业一旦控股,就被国有企业控制了。二是“谁混合谁”的问题。民营企业通常实力比较弱,没有话语权。三是“怎么混合”的问题。民营企业要看国有企业拿出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拿一些骨头,没有肉,那么民营企业也没有兴趣。
《中国经济时报》也提出疑问:在混合所有制里,是否真正能够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先进管理和技术优势之中,还是仅仅像以前的国企上市,成为新一轮的圈钱行动。和国有企业合作,其结果是否会最终为其吞并。
《第一财经日报》提醒,在混合所有制的形成过程中,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也随之形成。真正的国有大企业放开以后,如果仅仅是在其上层放开,能够和它进行混合经营的,也一定是民营企业的巨头。这种更大巨头的出现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行业的垄断。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建议,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一定要把国有企业当作独立市场主体,由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有股东会、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而且聘用还要从社会上聘,企业才能把效率、效益放在首位。混合所有制是个方向。怎样推进?可以通过找试点。我曾经给国资委提出两个试点行业:一是新兴产业;一是产能过剩行业。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则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淡化所有制、强化混合制;淡化国有企业、强化国有资本。这样资本才有流动性,才可以优化配置。
关注点三:一切围绕“公”字
《证券时报》评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这既是对前一轮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提醒和告诫。如果改革成为了少数人牟取私利的机会,这样的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不能在企业改制后出现系统性裁员或造成员工内部不公平;推行PPP模式不能加重政府性债务,又应保障社会投资者合理收费;不能让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集团丧失控股地位;不能让企业党组织丧失政治核心和监管保障作用。
总之,任何改革措施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而公开、公平、公正,是保证公共利益无损的基本原则。
《新京报》评论称,事实上,央企大佬和民企老板的认知冲突,究其根源,可以归之于一点,即“公平”二字。民企老板担心没有控股权,很容易“羊入虎口”,只投钱而没有话语权,“公平”难以得到保障。而央企大佬则担心,在自主裁量权较大之下发展混合所有制,即使自己“身子正”,也怕外界对其有“影子歪”的猜忌,说白了,也就是对缺乏“公平”规则而容易招致误解的担忧。
【网民观点分析】
图:话题“中石化引民资”网友言论倾向性分析
(抽样:260条,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检测室)
引入民营资本实现共赢(58%)
网友“悦弘_89376_48038”:优化资源配置,谋求更好发展。
网友“octob小10”:改革往往是在摸索中前行,希望能找到一种最合理的模式。
真正做到让利与民才是正道(15%)
网友“双鱼80”:还把民营企业当傻子,真正开放原油进口或者勘探权,下游才有做的意义。
网友“高吉旺”:一直不支持民营资本大范围入驻基础行业,谨防资本挟持人民。
支持打破国内垄断企业(13%)
网友“烟易云”:打破垄断,提升燃油品质!
网友“huoii”:本来就是混淆视听,打着改革旗号加大垄断的举动。
让利就是国有资产流失(8%)
网友“吉烈”:混合所有制就是扯淡,中石化让利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中石化不让利就没人愿意根他混合!
网友“我爱山i河”:混合所有制是转移资产的最好办法。
【舆情点评】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媒体和代表委员说了很多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好处,然而,到底什么是混合所有制,如何实现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实施后企业会变成什么样子,却难以见到明确的说法。对于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有可能是大家都说不清,都在等中央拿出可以参考的方案。
国企吸纳了民资就算是“混合所有制”吗?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说的“实现市场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去做”,其实都反映了民间资本对参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决策的期待,以及希望实行混合所有制后,国有资本也能够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和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所以,关键不在于谁投了多少钱,谁持有多少股,而在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经营管理方式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民间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在参股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参与和政策的变化,国有资本逐渐掌握企业全部经营管理权的先例颇多。这也正是现在民间资本所担心的,即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平性究竟如何。
从另一个角度讲,公众还有这样的担忧:全民所有的国有资本是否会逐渐丧失主导权,逐渐成为民资的囊中之物?毕竟利用手中权力和与民企的关系而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例也不在少数。这一担忧的潜台词是,整个混合所有制建立的过程,公众能够获得多大程度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及公众最终能从这种变化中获得多大的收益。
混合所有制从央企开局,肯定不只是为了吸纳民间资本,更主要的是起到探路和示范作用。同时,从垄断央企入手,也体现了中央推进国企改革的决心。前面是国企改革的深水区,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