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元鹏
2月26日,由贵州省工商局建设的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社会公众可据此快捷方便地查询在贵州省登记注册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了解其信用状况,实现基本信息向社会公示,接受全体公众的信用监督。(2月27日贵阳晚报)
企业和商家的信用度在网上公布,让民众查询,自然是好事一桩。提高了透明度,消费者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商家的信用度。谁家欺骗过消费者?谁家卖过假货?谁家搞过价格欺诈?谁家借钱不还?这样的信息,对于指导消费者消费,对于生意人之间的交往,都是有着好处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作最坏的打算,把“坏心事”放到前面,对于漏洞的防范才会有好处。
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么几件新闻:一是,在北京出现了很多买卖荣誉的协会和企业,要什么荣誉只要交钱,就可以获得;二是,江苏工商局下属的一家商业协会,公然叫卖诚信牌匾,一年的诚信单位5000元,两年的1万元,三年的1.5万元,如果是2万元的话,就给你一个终身诚信单位的称号;三是,卫生部发现,一些卫生协会也在出卖奖牌,很多医院买了挂在医院的大门口欺骗患者。
搞诚信查询,固然是件好事情,可是谁能保证这样的查询,不会成为有关部门敛财的手段?当诚信等级设定而不公布的时候,不会牵涉利益,不会被公众知道,这样的信誉度就不会产生利害关系。而当这样的信息需要在网上公布的时候,而且消费者可以方便的查询的时候,这个诚信度无疑就是相当重要的。这直接影响的就是效益。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有的商家,所有的企业都会争着去当诚信度高的单位。
表面上看,大家都争着当诚信度高的单位是件好事情。但是,好事情也容易走到一个极端的道路上。为了提升自己的诚信度,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和官方的评比单位套近乎,这里面就难以避免的会出现权钱交易,送点小礼,请点吃喝,弄几瓶小酒,甚至是给点金钱,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诚信度等级的设定,还有可能成为有关部门的“法宝”。比如可以借机敛财,谁交的费用多,会费多,谁的等级就高。谁交的费用少,会费少,那等级就低些。甚至有的商家,为了不让自己曾经发生的坑蒙拐骗消费者的行为被挂到网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某些人员。
想想那个骗了全国人很多年的“牙防所”,想想那个哄了我们多年的“免检产品”,想想淘宝网上的商家花钱“买好评”,我们就会不寒而栗。
当然,公布商家诚信等级是好事情。杜绝漏洞不是无解之题目。这需要我们在实施信用等级查询政策的时候,首先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想清楚、想透彻了,再实施,不然诚信等级查询,就会失去诚信,并且伤害了社会的公平!
商家诚信查询,千万别步了买卖奖牌的后尘。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