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花钱钻别人裤裆”能使哪里变强大?
背景:2月11日,在北京天坛东门附近,男子邓某头戴马面,求路人借双腿一用,让自己从其胯下钻过,末了会给人10到100元红包作为酬谢。
新京报发表午夜侃人的观点:乍看之下,还以为是拍啥戏,或是炒作。可没想到,当事人一本正经地解释:自己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因创业遇挫,想学习韩信受“胯下之辱”,以锻炼能力。一般来说,谁都不会主动钻人胯下。邓某显然也知道这点,戴上马面,估计也是怕难堪。可这跟主动求钻人胯下,未免有点“矛盾”:既然想从受辱中找奋进动力,难道还怕被人哂笑?依我一个凡夫俗子的想法,欲勤奋好学,没必要去悬梁刺股;要找奋进动力,也大可不必钻人胯下,要知道,它更像是无厘头的行为艺术,而非因人际关系紧张衍生的羞辱式攻击。要从中锻炼能忍辱负重的本事,只怕是自欺欺人。对一众看客来说,这谈资固然能满足嘴瘾,但也不必奚落。毕竟,有些人未必跟咱是一个次元的,咱未必能懂人家的所为,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小蒋随想:不免想到不少单位热衷让员工参加“拓展训练”。比如,在半空中走吊桥,据说能培养人的胆识与定力,有利于在工作中承受压力、临危不乱;还有,让一个人站在高处,自己仰天向后躺倒,几个人在下面用双手接住,这招被解释为能克服个人恐惧、培养团队互信,意为同伴一定会保护你。可回到职场,真能产生相应的训练成效吗?君不见,重压使一些人变得精神抑郁,心理亚健康恐怕不是“训练”就能破解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办公室政治”的尔虞我诈面前,“互信游戏”更显得小儿科。花拳绣腿也好,行为艺术也罢,现实问题不可能指望各种“偏门”解决。表面的虚与委蛇只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钻别人的裤裆也无法使自己变得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