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24年“坑爹存款”,负利率让老实人吃大亏?

2013年10月08日14:3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24年“坑爹存款”,负利率让老实人吃大亏?

背景:1989年,湖北丹江口一对夫妻拿出2000元积蓄存入当地某国有银行,存单上写明24年到期后本息共22万元。今年,存单终于到期,却被告知存单已失效。银行给出的解释是,央行1989年针对保值储蓄下发了紧急通知,该业务期限最多不能超过8年,按照规定,存款本息只能兑现8400元。

华商报发表曾颖的观点:当事银行有明显失误。一、在业务发生之初,设置了与国家法律法规不相融,也即是他们无法兑现承诺的业务,此举如果是不知政策而为,是失职;如果是知道政策而为,则是欺诈。二、事件进行过程中,国家出台通知进行规范和清理时,未履行对客户的告知义务,使其重新选择,或修改合同换回存单,致使客户认为合同一直在履行中,并事实上完成。假如客户不是存给银行,而是向银行贷款2000元,会不会二十多年无人过问?会不会在超期之后,以最低利率来缴纳?以我自己采访过的某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注销信用卡,忘了还五块多欠款,几年时间欠款翻到了3000元的案例来看,他被忘记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当下,某些银行和金融单位还在干着吸储揽储时大包大揽承诺得天花乱坠,到兑现时却拿出各种让客户搞不懂的条条款款来推诿甚至耍赖的招数,才是本新闻受关注的最重要原因吧。

小蒋随想:这再度印证了“银行从来没有错”——多给钱款,赖储户贪婪;少付钞票,怨储户没当面点清;银行取款现假钞,离柜概不负责;这回更是银行违规设立高额揽储合同不兑现,怪储户研究明白国家政策……银行要赚钱没有问题,但赚钱就可以如此没诚信、没节操、没底线吗?24年前2000元可以在许多地方买套房,24年后8400元在许多城市买不了半平方米房,这样的“储蓄产值”更直白地羞臊了银行一直以来的“负利率”。在一些人指责另一些人炒房、炒古董、甚至炒农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更该想想,如果老老实实把钱存入银行会是啥结果?什么叫经济理性?什么叫老实人吃亏?当你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巨大差异以及不平衡时,当你面对金融与地产大佬们的“蛮横有理”与自己的悲催弱小,有些事想不明白都难。

“进步与原地踏步”并存,文明游非朝夕之功

背景:10月1日,11万人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人群散去,150名保洁员清扫垃圾达5吨。国庆黄金周前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共产生垃圾109吨。

燕赵都市报发表邓海建的观点:垃圾太多似乎表明素质太低,但是否了解以下事实:为了安全,广场几无垃圾箱;为了保持秩序,参观者必须彻夜排队、不得随意走动,垃圾必须就地摆放。长城上6天产生100多吨垃圾,不等于“6天乱扔了100多吨垃圾”,这是两个迥然的性质。垃圾量恐怕不能都折算成素质不堪的佐证。如实的反思比想象的批判更有意义。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说白了,十一长假里的不文明,只是国人素质在一个有限时空里原原本本的缩影,旅游法解决不了国人的素质问题,如果没有整体素质的提升,单纯追求长假的文明,那无异于是乌托邦。

小蒋随想:国庆期间我去北京顺义看花展,大片的鲜花颇为壮观,引来游人“长枪短炮”竞相留念。这之中,有欣喜也有遗憾。喜的是,未见游客摘花揪叶;遗憾的是,一些人走进花丛中照相,踩折了娇嫩的花枝。显然,不摘花是一种文明的进步,踩折花枝依然蕴含只顾自己的自私。文明不是朝夕可以形成,对于点滴的进步理当鼓励,对于仍存在的问题也要指出,不同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同理,垃圾的正常产生与胡乱丢弃是两码事,切忌非理性批评,以及光说别人不镜鉴自己。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