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扬子晚报:“民工禁厕”要看到问题,别放大个案

李劭强

2013年03月27日09:15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这是建厕所的一个老婆婆所写(3月26日《武汉晨报》)。

  这样的字眼着实惹眼、扎眼。这是一种毫不遮掩的身份歧视。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表达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极端个案:写这句话的只是一个见识有限的老婆婆;她写这句话的原因只是怕自己建的厕所被弄脏。如果说,她是歧视农民工的典型和代表,实在是有些“抬举”了她。

  对于她来说,她只是关心自己厕所的清洁,她不太会顾及到农民工的感受,以及社会的影响——她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新闻人物呢?现实生活总是丰富多元的,要求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所体现不太可能。总有一些人会缺少这样的价值观,他们会时不时地作出一些让公众感到被冒犯的举动。但没有关系,他们只是生活中的个别,他们并不是具有多少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是现实中的普通人。

  所以,对于这个看似扎眼的标语不用过多解读,也不必夸大其用意,这只是生活中一个偶然的不和谐的插曲。如果社会的主流价值清晰、稳定,这样的插曲并不会影响社会的认知,以及人们对于农民工的态度。在一个价值观稳定的社会,个别人的观念再怪异也无法撼动普遍的价值观,他们的出现只是让人感觉到狭隘与可悲而已。所以,没有必要把他们挂上舆论的烤架炙烤,似乎他们就是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

  当然,个案可以平静对待,但是个案背后隐藏的问题却必须看到。一个老婆婆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农民工在我们这个社会,依然还是一个最有可能受到歧视的群体:他们的收入还不够高,他们的地位还比较低,他们的形象还比较差,他们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不是城市的建设者,而是城市形象的对立面。因此,就算很多人不会像那个老婆婆一样,赤裸地宣称禁止农民工入内,人们在面对农民工时,也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优越和排斥。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这样的现实普遍存在。这才是我们最该看到的,讨论的。

  (江苏 李劭强)

分享到:
(责编:王倩、张玉珂)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