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0%。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不仅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还持续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随着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发布,中国经济演奏出一曲振奋人心的旋律。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7,较4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下22个月新高,昭示着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与持续向好的不凡态势。
黑龙江一家汽轮机厂内,叶片加工智能化车间正在有序建设。企业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会,推动智能化改造,将传统的人工上下料作业、人工检验记录,改造为自动化作业和数字化在线检测,用“智改数转”促进智能制造。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4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0.97%,是近年来月度环比增速的一个高点。 4月工业三大门类增速均有回升;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超八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个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63种产品产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积极因素持续累积,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为反映社会消费情况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受到广泛关注。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4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坚持高水平开放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数据。总体看,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回升向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正在海南火热举行,集聚71个国家和地区超4000个消费品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落地中国,联动全球。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进出口实现双增长,不仅“质升”特征持续显现,而且规模的“量稳”势头也有效巩固。
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以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新增发布农业农村领域相关国家标准169项;发布《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在婴童用品、家用电器、化妆品等重点消费品领域制定国家标准241项……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彰显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显著成效。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3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显示,2023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4次,涉及车辆672.8万辆。今年刚好是我国召回管理制度实施20周年,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实施汽车召回2842次,涉及车辆达1.03亿辆。
“春日经济”持续攀升,牵动餐饮、购物、体育等服务消费稳步增长,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这背后既有文旅市场供给端持续发力,更有文旅消费的爆发增长、转型升级。 “春日经济”火爆,既归功于季节性需求的快速释放,也受益于文旅供给的厚积薄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最是一年春好处,赏花踏青正当时。
从“国潮”元素融进菜品,到中式主题门店一开再开,再到西式快餐与传统文化代表推出联名限量款,餐饮界出现“国潮”热,不仅好看、好吃、好玩为消费者带来多重消费新体验,也为餐饮消费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今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促进年”。
农村电商,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近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区域内轨道线不断加密,不仅让三地“通勤人”的“同城化生活”成为美好现实,随着资源要素更便捷地流通、互补、共享,三地也共同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春节临近,餐饮需求随之倍增。为吸引客流,各家餐饮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推出优惠套餐促进销售,有的将自身打造成网红圈粉引流,有的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赢取口碑……一方面餐饮企业的引流方法花样百出,另一方面置身其中的消费者呈现出理性表现,而这也为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启示。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列世界第一;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翻开2023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绩单,精彩纷呈、亮点颇多。 通过局部看整体。
春节假期,自驾车出行成为众多人中短途旅行的选择,新能源车的身影也逐渐多了起来。今年,在补能设施优化升级的背景下,新能源车车主的体验明显改善,但高峰时期和极端天气情况下仍存在供不应求、效率较低等情况。
北京庙会人流如织,地坛、龙潭两大庙会整体客流分别达到近百万和六十万人次;春节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675.95万人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人数29.77万人次,人均消费8358元…… 龙年春节,假期时间更加充裕。抓住假日机会,各地发挥地方特色,让千姿百态的地方优势与假日旅游消费相融合,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各相关领域的服务质量。
“买到回家车票了吗?”这几天,不少人见面问候的一句话,道出了游子归乡的热切。从居住所在地到家乡,一张张车票代表了新春的召唤。
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浙皖赣三省众多名城、名镇、名湖、名山串成黄金高铁旅游线;成自宜高铁通车,成都都市圈与川南城市群得以快速连接……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0%。 中国高铁发展之快、质量之高令世人瞩目。
近来,“年轻人挤爆3.5分餐厅”“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等话题屡屡引发网友关注。不少消费者表示,一些“高分店”令人失望,而一些“低分店”反而带来惊喜。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各地依托优势资源,打造出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消费潜力不断得以释放。 消费市场暖意浓浓,得力于消费市场“新”意十足。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某租赁平台购买一台苹果手机,“以租代购”分期12个月,每期还款492元,已经还了7期。因个人疏忽未能按时还款,现已被强制要求买断,买断金额为7101元。
据媒体报道,消费者胡女士参与了一项减肥套餐,商家承诺“40日后最少减重13.8公斤”,体验费只要几百元。而胡女士实际体验该减肥套餐后,仅用时7天,消费金额就变成几千元,不到一个月就花了近3万元。
近期,一种“假水”玩具在儿童中广受喜爱。这种玩具瓶身上印着“乳酸菌”“气泡水”等字样,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些“假水”还散发着香味,从外观看很像一瓶小饮料。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 雅万高铁推动印尼进入“高铁时代”,为当地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绿色、高效、舒适出行方式的同时,更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