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及其细分数据,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跃升至50.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3.0%,综合PMI产出指数则达到了52.7%,这些关键指标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势头,并纷纷跨过了荣枯线,进入了扩张区间,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速,市场信心逐步提振,印证了我国经济正加快复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龙年新春,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甘肃天水随之成为游客春游的重要目的地。为更好满足游客需求,天水有关部门举办麻辣烫美食文化节,兰州铁路局开行麻辣烫旅游专列,为迎接游客不少民宿酒店商家房价不增反降……各方全力打造出游场景,增加旅游供给,提升服务品质,让“小资源”释放“大效应”,让“小流量”变为“大留量”。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2月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数据。总的来看,1-2月份,各项宏观政策落地显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稳中有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赋予传统生产要素新内涵,极大改变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间的关系,拓展了机器体系替代人类脑力劳动的前景。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生产力中技术含量最高、发展最活跃、推动力与支撑力最强的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当前时期我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各行各业抢占先机,开创新局的时刻。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科学技术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委领导就社会各界关切进行了回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强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今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地质找矿新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11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157处大中型矿产地,圈定找矿远景区112个,提交可供商业勘查找矿靶区102个。围绕繁荣矿业市场、吸引经营主体投入找矿,自然资源部门制定出台系列政策,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9月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从首展的全新仿生光生物反应器,到“工品云链”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既有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还有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大会共设9大专业展区,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展商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9月20日至24日,以“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一批全球制造业领域最新代表性成果集中亮相。来自世界制造业领域的1200余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参会,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届之最。
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30%,是工业稳增长的重要领域。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了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四个原材料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为促进原材料行业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部署,为我国经济稳定向好筑牢根基。
金秋大地,丰收号子响起,从南到北迎来沉甸甸的收获。趁着两季轮作间隙,不少地方通过施用生物菌剂、种植绿肥作物、秸秆还田等方式,给土壤补充肥力,为下一季播种做好准备。
9月16日-19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与3年前的首届大赛相比,今年在规模、项目、领域分类上均有显著提升。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来自全国的4000余名选手围绕109个项目展开角逐。
日前,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发布了落实“一带一路”仲裁法治合作的一项最新成果——“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注: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中,由于各国法律不同,在需依外国法判决案件的情况下,需有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外国法内容的查明),有望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由国资委指导举办的“中药产业链沙龙”在云南昆明举行。与会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展开对话,推动行业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实践、形成新突破,为中医药传承凝聚共识、共谋出路,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方案》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重点方向、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式等,同步启动2023年首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在免税店、免税城选购香化、日用品、食品等各类免税商品,在免税APP、小程序参与“限时秒杀”“满减折扣”等优惠活动,如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免税购物便捷火热,免税经济受到更多关注。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实施,截至2023年4月19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50亿元,购物人数达3428万人次;海南离岛免税店数量增至12家,去年新开的海口国际免税城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单体免税店;2023年“五一”假期,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8.83亿元,购物人次达10.9万,分别同比增长120%、158%……一组海南免税购物的数据,生动折射了我国免税购物市场活力十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也越来越舍得为孩子花钱。同时,商家也不断推出专门适用于儿童的具有不少新奇功能或玩法的用品和玩具。
“保密发货,实时定位”“定位录音神器,定位误差小于3米”……近年来,GPS定位神器花样越玩越多,时有某人被跟踪窃听的新闻曝光,引发人们对侵犯个人隐私的深深担忧,是时候对“跑偏”的GPS加强监管、加以规范了。 简单说,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定位系统。
当前,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受益于新就业形态。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人数增多,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功能多但操作繁琐、遥控器按键难识别、说明书字太小看不清……“越智能越不会用”是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家电时面临的难题。 当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快递员、外卖小哥在千家万户间风雨无阻;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在车水马龙中奔流不息;网络主播、网红达人在直播镜头下各展其能……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依靠诚实劳动和辛勤付出,为美好生活写下生动注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所谓新就业形态,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种就业新模式,目前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医疗分享等领域,具有雇佣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等鲜明特征。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我国餐饮收入达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显示了“烟火气”加快回归。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7%,回升明显。特别是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2月份加快7.1个百分点,消费复苏按下“加速键”。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日,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提出全面规范培训机构财务管理,严防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全流程监管,给学生家长的“钱袋子”系上一根保险绳。
总面积将达到12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20%;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00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预计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进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即将开幕,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相比往届,本届消博会参展国别数、品牌数和采购商数等指标均有提升,展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坚持扩大开放的广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