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扩内需优结构,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数据见证成就,奋斗昭示未来。在岁末收官之际,回望全年经济工作的锐意进取,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行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格外引人关注。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近日,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出炉。数据显示,长三角百强企业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聚焦7方面,提出80项措施,主动全面对接高标准规则,进一步加大压力测试力度,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再添薪蓄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入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进出口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措施。《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数据。前10个月,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我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加快回升。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件提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两个行动”),旨在通过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农垦单产水平,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水平,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大国造船加速迈进。继国产航母和国产液化天然气(LNG)船成功下水后,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6月初顺利出坞,已于7月17日解缆离开码头,开始首次试航。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通知》强调,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特别提到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217个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实现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突破;2018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进口和国产罕见病用药达到68个;通过优先审评程序,每年有100个以上药品获批上市;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仿佛铿锵足音,展现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显著,正加快迈向医药创新强国的行列。 “我国正处在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药为主到创新药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
夏收夏种时节,全国各地抢抓农时,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繁忙弥漫田间。和以往不同,如今不少田间地头有了不少新面孔,满满的“科技范儿”。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的大事。近日,在国新办就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受到不小关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等发展目标。 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
热闹的端午节假期刚刚过去,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今年以来,国内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民众需求不断释放,新意亮点频现,呈现整体向好态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文化的创新消费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端午节,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精心打造的各类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客流、提振消费,更有望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近日,中国南方航空与腾讯公司联合发布“全新一代视景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新系统”利用腾讯自研引擎在图形处理、超写实场景构建方面的优势,加上南航虚像显示技术,实现了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
春暖花开,通过在线旅游平台订好机票和门票,在饱览大好春光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周末临时起意,通过旅游APP查找城市周边热门景点、做好游玩攻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心念念一个旅游目的地但抽不开身?一些景区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用户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既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出游,也促进了旅游消费、为旅游行业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是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游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加强节能标准应用实施与监督检查、强化能效领先正向激励、夯实节能标准化工作基础等4个方面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新学期开学之际,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校外培训时“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多年丰收,口粮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其中,中国水稻、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再到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接连丰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国粮仓持续夯实,我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响亮回答: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2年试点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快节能低碳、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今年两会上,数据流通问题受到代表委员关注,“在数据流通层面,存在‘有数据的单位不愿开放、有需要的单位拿不到数据’现象,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待加强。”针对这种情况,有代表建议,推进数据要素交换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技术能力,让数据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比如,受访居民使用4G/5G移动网络上网的比例达到78.5%,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网络信号质量给出了积极评价;在网络信号高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了同样便利的移动消费红利,这包括无现金支付、手机扫码支付、网络消费习惯等在农村逐渐普及开来。
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等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简述工作重点时,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人民幸福安康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四个必须”,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