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2013年10月12日

■“老漂族”如何自得其乐?

    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

  新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与孩子缺乏沟通,甚至一些来自农村的父母需要接受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第三代的理念不同、婆媳矛盾等等这些都是“老漂族”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把烦恼和实际感受说出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能够解决不少问题。

  主动融入周边环境

  与周围的年龄相仿的老邻居们一起买菜、聊天、锻炼、串门,热心参与社区居委会的各种活动,逐渐融入新的朋友圈子,有益于排遣了独孤的情绪。

  分隔两地要勤打电话

  对于两地分居的“老漂族”,与老伴儿多通电话常联系,知道彼此的情况,老夫妻们互相说说心里话、互相开导其实比孩子们的劝说有用得多。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是“老漂族”们排遣寂寞,寄托精神的最好方式。现在不少社区都开办起了老年书画班、舞蹈班、摄影班等等,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样来玩一玩,在日常空闲时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没准还能找到投缘的新朋友。

  

  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


  新环境的不适应再加上与孩子缺乏沟通,甚至一些来自农村的父母需要接受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第三代的理念不同、婆媳矛盾等等这些都是“老漂族”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把烦恼和实际感受说出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能够解决不少问题。


  主动融入周边环境


  与周围的年龄相仿的老邻居们一起买菜、聊天、锻炼、串门,热心参与社区居委会的各种活动,逐渐融入新的朋友圈子,有益于排遣了独孤的情绪。


  分隔两地要勤打电话


  对于两地分居的“老漂族”,与老伴儿多通电话常联系,知道彼此的情况,老夫妻们互相说说心里话、互相开导其实比孩子们的劝说有用得多。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是“老漂族”们排遣寂寞,寄托精神的最好方式。现在不少社区都开办起了老年书画班、舞蹈班、摄影班等等,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样来玩一玩,在日常空闲时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没准还能找到投缘的新朋友。

■相关策划

编读往来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杨彩娟(实习)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扫描“人民视点”栏目二维码

点击查看往期“人民视点

谁能给“老漂族”一个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子女已成家立业,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却离开家乡,动身前往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帮着料理孩子和孙子辈的生活。重阳节,让我们关注一个特殊的群体“老漂族”。

“老漂一族”蹒跚的异乡生活

没有朋友、想家、孤独是普遍生活状态

10月9日至11日,记者通过走访潍坊城区小区、街头等与老年人聊天了解到,缺少朋友、想家、孤独是“老漂族”的普遍生活状态。据网络调查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而“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

95%“老漂族”聊天靠电话

由于子女在异乡奋斗,工作都十分繁忙,孤单寂寞的老人们要照顾孙子,也无法和老朋友、老同事聚会。95%的老人说,和以前的朋友联系少了,原因一是退休后见面机会变少,二是每个同事搬到不同城市,平时要沟通也只能通过电话。

一个人“画圈”的生活

只要郑玉芬在家,家里的水龙头总是滴答滴答响,那是老人为省钱接水的特殊方式。郑玉芬的城里生活也像这滴答的流水,没有起伏。从早上5点多起床开始,买菜、做饭、看孩子……她的生活似乎一直画着一个圈。没有其他娱乐,她就早早睡觉,第二天又是一个新的圆圈。[详细]

儿媳妇嫌太脏 租房子给老人住

在郑州颍河港湾小区给儿子带孩子的邓玉英说,儿媳妇特别爱干净,而且挑剔。家里两个孩子,大孙子上小学,小孙女刚刚一岁多,家里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儿媳妇嫌老人不讲卫生,不让老人在家住,在附近给老人租了一间单间住。每天早上邓玉英一大早起床来到儿子家做早饭,白天带孩子,做家务,晚上吃过晚饭,做完家务再回到出租房,提到这些,老人忍不住掉眼泪。

易忽视的“老漂族”四大苦闷

城里带孙子,老友聚会难

今年63岁的鲁婆婆,三年前为了孙子才来城里的,原来在农村生活,一个村的人互相认识,总有人聊天说话,现在就是围着孙子转。鲁婆婆开玩笑地说:“每天我只能对着小孙子讲话。”如果想和老朋友见面,鲁婆婆还得看儿子媳妇的休息时间而定,但年轻人工作繁忙。

在外地遭遇医疗报销难题

今年50多岁的高玉萍,去年8月份离开潍坊到上海帮女儿带孩子,除了地域环境的改变让她很纠结外,去年发生的一件意外让她意识到,身在外地,医疗报销更是一个大问题。潍坊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她,需要去潍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官方网站下载异地保险申报表格,填好后带上相关证件到上海当地有关部门签字盖章即可。申请成功后可以在当地选择一至三家医院进行报销。

跟着女儿搬了三个城市

很多老人为了让儿女安心工作,一路追随,甘当子女的“后勤部长”。从新洲来到武汉的乐阿姨,女儿是一家批发公司的总经理。为了事业发展,女儿搬了两次家,从广州到东莞,再从东莞迁到武汉,她和老伴一路追随,“用这种方法支持女儿。”

老两口的“新分居时代”

在众多“老漂族”中,两地分居的老夫妻也不在少数。王阿姨从东北到福州带孙子已经快两年了,老家的亲戚都对她羡慕不已,认为能够居住在沿海城市,且有儿孙陪伴,该有多安逸。然而,王阿姨不这样认为。老伴退休后被单位返聘,两人一辈子没有分开,到了这把岁数竟然开始“新分居时代”,自己在福州觉得孤独。

如何抚慰“老漂族”的忧伤?

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老漂族’出现,是因为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父母觉得有义务尽全力支持他们,因此有许多老人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等大城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这样认为,这也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心理专家林紫谈到,在处理三代人的家庭问题咨询时,她也发现“老漂族”因为感觉为了子女的家庭付出很多,老人会对子女的某一句话非常敏感,“容易受伤”。“孤独感,来源于缺乏归属感。”[详细]

“心理空巢”值得警惕

“老漂族”的精神现状就是心理空巢或是精神空巢。如果子女对他们关心不够,就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甚至是身体上的疾病。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如果儿女能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帮助父母,让他们的精神之根扎下来,那么即使“漂”在他乡,“老漂族”依然能够活得幸福。

“精神赡养”更需给力

“精神赡养问题已经构成了老龄化问题的深层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老龄化问题专家穆光宗表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步增多。不过,他们精神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强烈需求还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子女应更加重视“精神敬老”,家庭决策多听取老人意见,多帮老人培养兴趣爱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详细]

“漂族老人”考量政府公共服务

对于出现“漂族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社会学专家认为,这是劳动力转移的伴生现象,也是城市人口流动的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探索运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动员社会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漂族老人”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父母垂垂老去,正是子女反哺时。重阳佳节,子女们多陪陪父母,请不要让“老漂族”收获不到属于他们的“最美夕阳红”。

网友留言 >> >>已有 23 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 [老了!] 发表评论:

    我们也是老漂了,1998来京,2010又漂沪,2012又漂京,为女儿求学,工作尽了我们职,但是在京只能租房,老家老名居变破棚户,有家归不了!很心酸!

  • [网友] 发表评论:

    怎么陪?一天上班签四遍到,哪有时间。

  • [网友] 发表评论:

    最大问题,看病报销。

  • [tuixiugaogong] 发表评论:

    有同感,确实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但没有相应的政策。造成老年人随子女到处奔波。拿我来说,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且在北京工作十几年,至今没有解决户口。十几年中调换几次工作,而且都是有名的大公司,答应给上五险一金,但是实际上迟迟不给上,造成没有连续5年的后果,被限购买房、买车,月薪2万多,依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过着租房,年年租金上涨的居无定所的日子。我们老两口为陪伴女儿,来到北京,老家的房子空着,还得交物业费等。每年回老家要办理什么医保报销,退休验明正身等,想看电视,想上网,得出高价。通讯公司嗜钱如命,捆绑一大推,什么上网捆绑手机,最起码一年得上千元。不办看不了电视,上不了网。办吧,手机就得闲置好几个月。漂泊的日子好难过呀!

  • [网友] 发表评论:

    现在老年人遇到的问题真的太多.带孙子/退休费还要负担子孙'==

  • [网友] 发表评论:

    当年就不该留外地,自找烦恼。

  • [laoernan] 发表评论:

    我也是教授,可也落得孤苦独居的苦境。所在社区自己营利的措施有,为孤苦老人解困的措施却没有一点。

  • [北漂老人] 发表评论:

    作为一个漂了几十年的老漂族,感谢您的关注。

  • [南民] 发表评论:

     子女已成家立业,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却离开家乡,动身前往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帮着料理孩子和孙子辈的生活。好像到了高级监狱。

  • [孙光军] 发表评论:

    赶快建立完整社会养老制度,计划生育几十年空巢老人太多,异地医疗,福利,工资,交通都是大问题

往期回顾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