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讓“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學英語教學

郭溦
2023年06月10日13:3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的使命。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大學英語課程面向所有非外語專業的廣大學生群體,應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橋梁,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國情懷”,引領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具有民族情懷、家國意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的人才。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對大學英語的“課程定位與性質”提出明確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應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求將課程思政理念和內容有機融入課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教學中已成為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之一。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在英語教學中實踐“課程思政”的理念,堅持鮮明的育人導向。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教育學生,教師先行。“課程思政”,首先受到精神洗禮的是教師,受到行動感召的也是教師。大學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學識水平和道德修養,不斷增強理想信念和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以更好滿足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新要求。應把思想政治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學習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可用“課程思政”團隊建設的形式定期組織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研討“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和內容。時刻清楚了自己“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才能堅定步伐、有的放矢,真正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

思政不僅要進課程,更要進課堂。在大學英語課程中推行思政教學,教學內容是“主心骨”。大學英語教材的選擇要以突出院校育人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努力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融合,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國家觀、民族觀和歷史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大學英語課堂承擔著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使命,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關於國家政治意識、文化道德的闡釋,有效地將充滿人文價值和中國文化思想精髓的學習語料貫穿課堂,融鹽於水、潤物無聲地讓學生品味“中國味道”,使學生能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肩負起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任。

考慮到外語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多是關於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在幫助學生了解國外的社會與文化,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更要以“四個自信”為引領,幫助學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使學生在面對大量不同價值觀念和文化信息的輸入時,站穩政治立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推動力源於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內涵挖掘能力和思政評價能力。要充分發揮“科研反哺教學”的作用,通過對“課程思政”理論、內容、評價方式的思考和研究形成論文成果、申請科研項目,從而進一步指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設計。此外,高校大學英語部門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諸如外教社、外研社等各級組織機構舉辦的外語教學大賽,使教師通過競賽促進自身和團隊的理論學習,通過“以賽促教”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是所有大學英語教師的使命和責任,讓“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有利於激發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外國語學院)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