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立自強勇攀科技高峰(人民論壇)
最近,兩則消息令人振奮。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十五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浩瀚宇宙再現中國人太空“會師”的畫面﹔5月28日,穿過隆重的“水門禮”,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商業航班首飛,標志著C919的研發、制造、取証、投運全面貫通……從載人航天到大飛機,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斷書寫新時代的創新答卷,讓中國人的飛天夢、科學夢延展到更遠的天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科技強國,離不開一個個科技尖兵、科技方陣”,不久前在河北石家庄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科技工作者,“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勇攀高峰,不斷攻克前沿技術,打造更多大國重器,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保障。”回眸新時代十年,“天眼”探空,“墨子”傳信,“北斗”組網,“蛟龍”入海,“九章”問世,天和、問天、夢天三艙齊聚天宇……大國重器相繼涌現,凝結著科技工作者的辛勞,見証著科技工作者的功勛。今天,邁步新的征程,廣大科技工作者更應激揚雄心壯志,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讓科技自立自強成為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建設科技強國,離不開科技工作者薪火相傳的精神、前赴后繼的奮斗。從埋名戈壁數十載的鄧稼先,到畢生為“天眼”奉獻的南仁東、一生執著“超級稻”的袁隆平,再到“向地下要空間”的楊春和、為玉米嵌入“中國芯”的番興明、“向海圖強”的萬步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斗,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這種自立自強的志氣骨氣,正激勵著更多科研人員在邁向科技強國的征程中不懼艱險、勇往直前。
奮進新征程,依然離不開這股強大的精神動力。無論是增強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無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還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都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我們也有能力給出正確的答案。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著特殊職責使命,要勇於立時代之潮頭、擔創新之重任,不斷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
科研之路道阻且長,保護科技工作者的拼勁、闖勁、韌勁,就要做好排憂解難、鬆綁減負、加油鼓勁的工作。2005年11月,在杭州研發新藥已近三年的海歸博士丁列明,心急如焚之下,給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寫了一封信,反映自己和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一種新型肺癌靶向藥的臨床前研究,然而因沒拿到批文臨床試驗無法推進。信發出僅5天,習近平同志就在這封信上作出批示。浙江省有關部門落實批示要求積極協調,推動審批加速。丁列明憑借這個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不斷深化人才評價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激勵,著力解決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所盼,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生態環境,才能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5月23日,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証歷史。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創新同樣如此。使命召喚,夢想催征。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閃耀在強國復興的偉大征程。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7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