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北京中軸線煥發時代新韻(人民時評)
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不斷豐富文化供給、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就能最大程度釋放綜合效益
北京中軸線全長7.8公裡,北端為鐘鼓樓,向南經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東西對稱布局於兩側。這條中軸線,是全世界現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它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精彩記憶,是中國傳統文化活的載體。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前不久,《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實施,為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礎依據。從編制《北京中軸線風貌管控城市設計導則》,到發布《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再到《規劃》公布實施,不斷構建系統、規范、有效的保護管理機制,正是為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北京中軸線具有遺產內涵多元、載體多樣、空間多點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整體保護。以鐘鼓樓文物修繕和展示提升工程為例,在修繕過程中,不僅遵從“修舊如舊”的原則,還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整治,讓鐘鼓樓景觀視廊得到極大提升,再現了鐘鼓樓地區別具特色的老城風貌。實踐証明,堅持整體保護,才能更好延續歷史文脈。統籌考慮遺產及其周邊環境,對北京中軸線及其環境實施全要素保護和全過程保護,必將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北京中軸線,是歷史軸線,也是發展軸線。從修繕保護文化遺產,到治理周邊環境,再到改造具有傳統建筑風貌的商鋪……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不斷豐富文化供給、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就能最大程度釋放綜合效益,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保護帶來的好處,吸引更多人成為中軸線保護的支持者、參與者。
中軸線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合力。《規劃》提出,建立健全職責清晰、運行順暢的遺產保護管理體系,同時還對產權主體、在地居民、外來游客、專家學者及社會大眾分別制定鼓勵與支持策略。加強統籌協調,提升全社會共同參與遺產保護效能,必能讓中軸線更好融入城市更新。
如今,北京中軸線迸發出新的生命力,更加彰顯古都魅力。未來,隨著申遺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北京中軸線必將煥發時代新韻,更好助力歷史文化傳承。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3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