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鄉村市場體系建設大文章(人民時評)
在河北省張北縣玉狗梁村,村民隻需在手機上“一鍵下單”,優質好物就能送到家門口﹔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商業綜合體、連鎖超市、家電大賣場等拔地而起,縣鄉居民購物更方便了﹔在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依托重慶市供銷合作社牽頭建設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台,蔬菜實現產銷兩旺……近年來,隨著物流通道更加順暢,優質商品加速下沉,消費環境日益改善,我國鄉村市場活力得到持續有效激發。
我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3.8萬多個鄉級行政區,縣鄉人口數量眾多。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95%的建制村實現快遞服務覆蓋。各地大力加強鄉村市場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與消費提質形成良性循環。但總體看,縣域商業尤其是村鎮商業發展依然滯后,流通梗阻依然存在,商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依然不足。《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完善鄉村市場體系。”未來還需圍繞完善流通設施、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改進監督管理方式等多下功夫,進一步推動鄉村市場擴容升級。
商超、便利店等零售終端少,物流配送時效慢,農產品流通網絡不健全等,是不少縣域地區流通體系的短板,需要完善流通設施,暢通下沉和上行雙通道。健全農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在商業設施上,應當抓緊推進對縣城、鄉鎮和村三級商業設施的“三個一批”改造升級,滿足農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需求﹔在物流設施上,要加快完善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站點為骨架、村級末端網點為延伸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設施體系,完善農村電商配套服務。升級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工具,推動農村傳統商業企業大規模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有效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
我國是制造業和生活服務業大國,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提供更多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優質商品和服務,滿足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在廣大農村地區,品質型消費正逐漸取代溫飽型消費。我們既要推動農村居民汽車、家電、家具、家裝消費升級,也要讓城市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在鄉村落地生根。鄉村有著豐富的服務資源,可結合實際情況,發展鄉村旅游、民俗、特色文化、休閑農業等服務產業,推動農村商旅文娛體融合發展,充分滿足縣鄉居民個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費需求。
受多種因素影響,過期食品、“三無”食品、山寨貨等在一些農村地區依然可見。針對假冒偽劣產品擾亂農村市場秩序、帶來安全隱患的問題,必須改進監督管理方式,優化鄉村市場消費環境。未來,要繼續把規范農村市場秩序和加強市場監管放在突出位置,全力營造安全放心的農村消費環境,通過充實基層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完善城鄉聯動機制,加強源頭治理,嚴厲打擊農村生產經營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經營行為。與此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推動農村誠信體系建設,加強行業自律。
擴內需,最大潛力在農村,建立健全現代鄉村市場體系是重要保障。我們必須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起來,以渠道下沉和農產品上行為主線,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傾斜。隨著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的深入實施,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正加速建立完善。把握流通變革趨勢,順應流通發展規律,推動鄉村市場體系高質量發展,我們一定能促進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實現雙提升,為我國消費升級和產業發展帶來持續的牽引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1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