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光彩(縱橫)
最近,到北京站乘車的旅客都有一個共同感受——老站變樣了。介於水湖藍、孔雀綠之間的高聳穹頂復古典雅,古銅色鎏金燈大氣古朴,明城牆遺址與候車室拱形窗遙相呼應,不時有旅客駐足觀賞,感慨“好像走進博物館”“美得就像一幅畫”。
回望近年來北京城市更新的歷程,老站復原只是“風景一隅”。老廠房轉型為時尚設計廣場,河道重現“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古朴景致,老街奏響駝鈴古道的千年“回響”……這些更新案例,無一例外,都讓這座城市的過往印跡更加可觀可感,成為城市新地標。事實說明,時代記憶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寶貴財富,隻要用心挖掘、巧妙盤活,完全可以煥發光彩,為城市發展注入別樣活力。
城市更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過程,如何在走向未來的同時擦亮記憶,也是擺在許多城市面前的共同課題。透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城市更新的“新”不是憑空硬造的,而是在城市脈絡裡生長出來的。每座城市,都是有記憶、有活力的復雜生命體。舊建筑、老物件,文物古跡、歷史遺存,都是時代記憶的“活頁”,並慢慢沉澱為一座城市獨特的氣質標識。讓時代記憶重煥光彩,表面看可能是建筑風貌的還原、空間格局的迭代,實則蘊含著歷史文脈傳承、氣質內涵激活等文化思考。在延續的基礎上更新,在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在方方面面融入考究用心,就能讓人們感受光陰的厚重,也能彰顯城市的歷史美感、文化深度。
對歷史遺存最好的保護是再利用,對城市記憶最好的守護就是讓它以全新的方式物盡其用、“活”得更好。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更新不是為新而新,須融入城市功能演進。城市發展階段不同,人們對建筑功能的需求不同,美學旨趣也在悄然變化,唯有找到時代建筑與現代生活的融通之處,才是更新破題的思路所在。比如新首鋼的蛻變,伴隨冬奧籌辦,昔日鋼花四濺的廠區,逐步轉型為冰雪樂園,又在后冬奧時代,積極發展人工智能、雲轉播、自動駕駛等應用場景,推動“廠區”“園區”向“社區”“街區”轉變。可以說,城市更新沒有“統一解”“最終解”,把准時代脈動、緊扣大眾需求,才能真正留住城市文脈的根與魂,使居民獲得感、歸屬感和認同感成色更足。
讓時代記憶留在我們身邊,讓歷史文脈以更加顯著的方式存續,這樣的城市所提供的不僅是我們工作生活的空間,也會點燃更多的熱愛與期待。
(摘編自《北京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3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