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以更科學方式教育引導下一代(金台隨筆)

馬  原
2023年02月16日06: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教育必須遵循基本規律。基礎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

  

  一段時間以來,多地醫院依托心理科室開設“學習困難”門診,引發社會關注。不少家長帶孩子前來問診,有時甚至出現“一號難求”的現象。孩子學習情況始終是父母關注的一個重點,“學習困難”門診的出現,回應了許多家庭的現實需求。

  據調查,在前來問診的孩子中,有的是“不願學”,由於出現焦慮等情況因而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屬於情緒和精神心理障礙。有的則是“不能學”,存在多動症、自閉症、閱讀書寫障礙、精神發育遲緩等狀況,屬於神經系統發育問題。前者可以通過心理干預、家校配合,引導孩子重拾信心﹔后者則必須採取藥物治療、行為訓練、運動輔助等方式,幫助孩子重回正軌。一位醫生表示:原本並沒有“學習困難”這個診斷類別,之所以用這一名稱開設診室,是因為部分家長、老師不能分辨學習困難的源頭是生理還是心理因素。使用相對通俗的診室名稱,有助於提示社會更早、更好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防止“藥不對症”“有病亂投醫”。

  需要注意的是,“成績不好”不等於“學習困難”。導致“成績不好”的原因多種多樣,未必都能通過“學習困難”門診治愈。通過診療發現,一些學生學習能力沒問題,成績不理想更多是因為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和不適宜的學習環境。有的老師給學生太多壓力,擠佔休息和運動時間﹔有的家長信奉“棍棒之下出高分”,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有的家庭麻將聲不絕於耳等,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對於類似情況,與其從孩子身上找原因,不如從家長、老師身上找問題﹔與其依賴門診治療,不如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關心和尊重。

  許多人之所以不理解學習困難的成因,是教育理念出了偏差。時下,仍然有人存在“學習不好就是懶”“叛逆不聽話,所以考得差”“好學生一定沒心理問題”“多花點時間一定能提高成績”等偏見。教育是一門科學。學習成績受能力、心態、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學習困難”門診的出現,有助於打破刻板印象,提醒我們以更科學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教育必須遵循基本規律,“學習困難”門診也不能解決所有學習問題,更沒有變“學渣”為“學霸”的魔力。基礎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孩子學業不理想,需要各方分工合作、凝聚合力,通過營造良好環境、優化教學方法等,讓祖國的花朵在共同呵護下茁壯成長。對於學習困難,則要分清哪些是醫療問題,哪些是教育問題,找准症結、對症下藥,為他們克服困難提供堅實的依靠、有效的幫助。

  學習固然重要,但學習不是全部。除了學習成績,健全的人格、強健的體魄、正常的認知對於孩子走好未來的人生路也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開設“學習困難”門診不僅僅聚焦於學習問題,也要通過科學診療,啟發家長、學校、社會更新教育觀念,合理調整對成績的預期,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裡做合適的事,成長為擁有健全人格的人、快樂生活的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6日 05 版)

(責編:胡永秋、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