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人民時評)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果已成為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
前不久,國家林草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並提出到2035年基本完成國家公園空間布局建設任務。《方案》的出台是我國國家公園建設的又一個標志性成果,對於推進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創新性地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推動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一年多來,國家公園建設在管理體制創新、嚴格生態保護、社區融合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國家公園建設的成果已成為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不斷總結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中的做法和經驗,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工作提質量、上水平,才能更好完成《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
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應堅持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方案》突出青藏高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位和生物多樣性、典型景觀分布,以國家代表性、生態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為統一尺度,把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遴選出的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裡,共涉及現有自然保護地700多個。堅持生態優先,加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才能更好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
同時,應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除了發揮生態功能,國家公園還肩負著改善民生等重任,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在第一批設立的國家公園中,農牧民通過生態補償、公益崗位、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增加了收入,也提升了獲得感。根據《方案》,全社會將共同參與國家公園建設,通過特許經營、志願服務、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等形式吸納原住居民、社會公眾,直接加入國家公園的保護建設管理,共享國家公園帶來的生態福祉。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源源不斷帶來經濟財富、社會財富,必將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
還應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國家公園建設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責任追究等多項制度創新。一方面,必須不斷完善國家公園設立、建設、運行、管理等各環節,以及生態保護、自然教育、科學研究等各領域的制度辦法,形成全過程閉環管理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也應加快推進國家公園立法,將實踐証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為國家法律,為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對於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必能進一步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我們生活的家園也必將更加美麗宜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6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