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把青春獻給“火焰藍”(暖聞熱評)

孟繁哲
2023年01月19日05: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物】“紅門魯班”魯文貴

  【故事】魯文貴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長安路特勤站站長助理。在消防一線的20多年裡,他參加重大應急救援任務1000余次,自主研發5項裝備專利並無償提供給消防救援隊伍使用,節約經費100余萬元,被隊友們稱為“紅門魯班”“多面能手”。魯文貴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等榮譽稱號。

  【點評】

  “在一個地方工作,我熱愛它,也要懂它”,這是魯文貴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面對險情時沖鋒在前,改進裝備時研精覃思,魯文貴用汗水與智慧為消防事業添磚加瓦,以火熱青春譜寫消防衛士的奉獻之歌。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剛進消防隊時,魯文貴的身體素質和業務能力比其他戰友差很多,第一次上火場時,連水槍都抱不住。從那時起,無論三九嚴寒還是烈日炎炎,魯文貴都堅持每天加練。經過不懈努力,魯文貴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徹底甩掉“后進生”的帽子,成長為中隊骨干和業務尖子。20多年來,他累計營救疏散遇險群眾1300多人,搶救疏散的各類物資價值上千萬元。他曾深入火光沖天的倉庫,憑借豐富的搶險救援經驗,成功救出10余人﹔他曾隻身進入山體滑坡后的廢墟深處,用手刨、用指挖,在沒有著力點、身體蜷曲的狀態下救出被困群眾﹔他還曾連續戰斗24小時,為68名處理爆炸事故的指戰員提供強有力的裝備物資保障……戰火海、排險情、救危難,魯文貴在工作中赴湯蹈火、全力以赴,守護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用奮斗鑄就了無悔的青春。

  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工作訓練之余,魯文貴喜歡鑽研裝備,常說“裝備是消防員的第二生命”。他利用休假時間自費到外地學習,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擴充專業知識儲備。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魯文貴已幫助多個消防救援站開展裝備巡檢,將淘汰的器材構件重新組合、變廢為寶。他還研發出便攜式泡沫輸轉裝置、不鏽鋼折疊運輸車、半自動水帶卷盤機等消防新裝備。如今,這些裝備有效提升了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的實戰能力。一件件新發明,記錄著魯文貴“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也詮釋著他對崗位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

  從一名普通消防員成長為愛崗敬業的消防能手,從一名初中畢業生成長為獲得本科文憑的裝備技師,魯文貴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他飲水思源,感慨“我是消防隊伍培養起來的,如果沒有消防隊伍,就不會有我的今天”。在工作中,魯文貴重視傳幫帶,已培養出一批學習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裝備技能人才。他還拒絕多家廠商購買裝備專利的請求,將專利項目無償提供給貴州消防隊伍。身處“火焰藍”隊伍,魯文貴在奉獻中贏得了他人的敬意,也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在烈火中淬煉,在危難中挺身,還有許許多多像魯文貴一樣的消防戰士,在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英勇奮斗。在民房火勢將樓梯封堵的情況下,廣西梧州消防救援支隊的隊員們勇敢沖入火場,連救5人﹔在洪水來襲時,山西平遙消防救援大隊的隊員們跳入冰冷的水中組成人牆,搬運沙袋封堵決口﹔在道路中斷的情況下,四川雅安消防救援支隊的隊員們為了轉移一名癱瘓老人,趴在地上,用身體搭出一條生命通道……哪裡有災害,哪裡就有他們逆行出征的身影﹔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成為他們沖鋒陷陣的前線。災難無情,英雄無畏。鋼鐵之軀也是血肉之軀,全社會共同關心和重視消防工作,尊敬和關愛消防隊員,就是對消防英雄最好的致敬。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9日 05 版)

(責編:衛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