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驅動,釋放科技和改革紅利(人民觀點)
——鉚足干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④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在耕地和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農業穩產增產根本靠科技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迫切需要改革增動力、添活力
把土地交給合作社托管,農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全托管”或“半托管”,合作社提供機收、機烘等多樣化服務……2022年秋收,江西省泰和縣禾市鎮治岡村的不少農戶覺得,種田比過去省時省力省心。技物結合、技服結合,專業化水平大大提高,有效促進了增產增收,讓農民群眾感受到現代農業的魅力。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具備了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正當其時。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以科技增強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實力和底氣,以改革筑牢廣大農民同心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和干勁,才能更好以農業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在耕地和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農業穩產增產根本靠科技。進入新時代,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到農業機械裝備提檔升級,再到派出約29萬名科技特派員……如今,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突破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科技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同時也要看到,與建設農業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農業科技短板與弱項依然突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要讓廣大農民真正挑上“金扁擔”,農業科技還要繼續發力,持續塑造農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讓現代農業變得更加有競爭力。
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迫切需要改革增動力、添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農村改革,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從推動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到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制度進一步健全,從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充分激發了生產要素活力。比如,隨著土地制度改革持續推進,2021年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5.57億畝,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顯身手,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化農村改革,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才能更好回答“大國小農”這個基本國情農情條件下“怎麼種好地”這個時代之問,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對建設農業強國而言,科技和改革如同鳥之兩翼、車之雙輪,要一體把握,協同推進。面向未來,要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著力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打造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圍繞現代種業、機械裝備、數字信息等關鍵技術,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也要依靠政策改革挖掘農業生產動力,持續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搞好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的權利分置和權能完善,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促進發展要素、各類服務更多下鄉,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鉚足干勁抓好科技賦能和政策改革,就能最大程度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能,保障好重要農產品供給和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將發展的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川省南部縣山地農田零散,當地開發推廣適宜山地的小型農機,讓田埂、荒坡變成了可用地﹔在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鎮,一支種糧隊伍通過在長三角地區開拓種植區域,讓農戶有錢掙、得實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同向發力,助力農民增收渠道越來越寬廣,鄉村振興畫卷越繪越壯美。新征程上,更好釋放科技和改革紅利,農業現代化的美好藍圖必將不斷鋪展,廣袤鄉村必將展現欣欣向榮新氣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6日 05 版)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