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起評:《這十年·幸福中國》真實呈現中國飛速發展
近期,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網絡視聽司和北京廣電局指導的20集系列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在網絡平台熱播。該紀錄片從多個角度展示了中國這十年的發展成果,涉及大國重器、科技探索、國際融合、創新經濟、綠色生態、醫療救護、教育發展、社會福利、養老產業、共同富裕、文化自信等眾多題材領域,通過古今對話的跨時空方式,利用鮮活真實的紀錄影像,生動直觀地呈現中國的飛速發展。片中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巨變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中國,我的驕傲”“我愛我的祖國”等留言既是觀眾對於這部紀錄片的肯定,更是對中國這十年飛速發展的認可。
《這十年·幸福中國》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紀錄片中的鏡頭像是一雙捕捉生活的“眼睛”,不干預、不設計的拍攝方式讓這部紀錄片有意地克制鏡頭的主觀性,力求客觀還原真實。除了在鏡頭語言上的客觀性,紀錄片進一步聚焦小切口和小人物,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雖然每集以宏大的方式開局,但講述的卻是一個個鮮活的小故事和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種植戶周德華、北京極星農業的徐丹、黑龍江撫遠烏蘇鎮文化站站長曹暢、自然保護工作者張海江……鏡頭瞄准和紀錄的是普通人的奮斗與創新。當鏡頭或深入農場或走進企業,穿插在田間地頭和千家萬戶之中,朴實而客觀地展現了普通人在十年的變遷中同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縱觀整部紀錄片,每個故事和人物用不同的敘事手法穿插連接,起承轉合快慢適度,銜接過渡平穩順滑,除了讓敘事充滿層次感,保持故事原汁原味兒也賦予了故事更多的趣味性。例如,充滿想象力地用古人的思考引出現代的實踐,以創新的方式從農業、科技、生活等多方面展現了“這十年”我國的發展與變化,有傳統的延續,更有科技的革新。其中,腦洞大開讓陶淵明“穿越”至今,看到如今鄉村振興的繁榮景象發出“願當下新農人,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的感嘆。古今呼應的故事內核支撐了整個紀錄片的主旨,讓紀錄片飽含了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厚重感和使命感,可謂是點睛之筆。歷史的求索與現實的回應,既回顧了這十年的種種壯舉,也感受到“千年之盼”終於實現的自豪感。
《這十年·幸福中國》在剪輯、調色、配樂上也都有著上乘的表現,全方位為這部紀錄片保駕護航,在藝術上達到了創新,令人回味無窮。
《這十年·幸福中國》當然無法事無巨細的紀錄“這十年”的成就與發展,但卻從一個側面,呈現出中國“這十年”為什麼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完美點題“幸福”的同時,給出了中國為何能崛起的答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