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助力市場主體發展
日前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當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要積極運用改革創新辦法,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這是對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投入”的具體部署。在經濟運行仍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當下,《意見》是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實施、強化協同配合。
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和幫助它們創新發展、渡過難關。此次《意見》從五個方面部署了重點任務。一是要進一步破除隱性門檻,推動降低市場主體准入成本﹔二是要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推動減輕市場主體經營負擔﹔三是要進一步優化涉企服務,推動降低市場主體辦事成本﹔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公証監管,切實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五是要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切實穩定市場主體政策預期。這五個方面涉及市場主體從“出生”到“發育”“成長”的全生命周期,覆蓋了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全流程管理。
要看到,當前不少市場主體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相當一部分來自營商環境、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壓力。《意見》提出的“嚴格規范政府收費和罰款”“探索建立部門集中聯合辦公、手續並聯辦理機制”“嚴格規范監管執法行為”“堅決整治不作為亂作為”,這些都是營商興業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為此我們要盡快把《意見》結合具體實際分解到位,提高政府監管和服務效能,保護和激發企業活力,注重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更多優秀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放管服”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要加強和創新公正監管,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通過“放水養魚”留住青山、贏得未來,促進經濟回穩向上。當前,我們必須要確保各項舉措落地見效,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幫助市場主體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降低企業成本的另一面,就是政府部門要過緊日子,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提升經濟治理能力,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
我們常說,中國經濟擁有巨大韌性和回旋余地。這韌性與余地來源於人民群眾和上億市場主體的打拼。持續放開搞活、促進公平競爭,把市場主體負擔切實降下去,給人民群眾經商辦企業更多自由和便利,就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將《意見》落細、落好,簡繁苛激活力,提供便企利民服務。我們堅信,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於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迎來更好發展,一定能夠強化創新驅動,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