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工智能成為“智慧動能”(人民時評)
從人臉識別的逐步應用,到方興未艾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正在越來越多領域發揮作用。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統籌人工智能場景創新﹔科技部發布《關於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支持建設包括智慧農場、智能港口在內的10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近段時間,助力培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政策措施接連出台,為牽引推動人工智能落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作為賦能手段,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能夠引領產業轉型,孕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作為服務人們美好生活的工具,人工智能的應用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滿足人們消費升級需求。無論是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還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們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寄予厚望。
應用需求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為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截至2021年12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達17個。據測算,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得益於海量數據處理帶來的旺盛需求,豐富應用場景提供的試驗土壤,我國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在應用實踐中錘煉、迭代和改進的技術,反過來又促進應用更加深化,從而形成技術進步與應用推廣相互推進的良性循環。這是我國發展新技術的重要優勢,過去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受益於此,推動人工智能應用邁向更高水平,依然需要用好這一長處。
隨著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更多潛在應用場景將會不斷涌現。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礦山、智能供應鏈等,為拓展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就此而言,應當加快拓展應用場景,進行規模化市場探索,打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杆型示范應用場景。加速新技術落地,有助於保持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挖掘更多應用場景,著力打通落地環節,推動人工智能與相關行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應用必將發揮更大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比如,支撐自動駕駛升級,除了“聰明”的車,更要有“智慧”的路,這離不開營造包括技術研發、基礎設施、數據流通在內的良好產業生態。此外,發揮應用場景的優勢,也需及時補上底層技術的短板。推進人工智能應用走深走實的同時,加強軟硬件、底層技術攻關,兩者齊頭並進,才能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猶記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小朋友在舞台上自由跑動,腳下踩出一片片“雪花”。它們時而散開,時而匯聚,星光也跟著孩子們的腳步流動,這是“人工智能實時視頻特效”帶來的神奇效果。未來幾年是人工智能技術躍遷的重要窗口期,隨著應用場景資源的持續開放,場景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與產業的融合必將更加緊密,人工智能的應用也必將邁向更高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4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