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戲台”下話實事議民生

“古鎮在老去,做為她的守護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阻止她的衰落。”日前,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昌古鎮古戲台下的安昌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代表們又一次開了碰頭會,最終確定了《安昌古鎮保護公約》,就通過保護來實現古鎮的可持續發展達成共識。
據了解,今年以來,就在安昌古鎮古戲台下這個聯絡站裡,安昌街道依托柯橋區人大“全過程民主·智能化議事”平台,以“智能議事推動共同富裕”項目活動為載體,開展了“增就業·促共富”、“環境共富·代表共議”等一系列智能議事2.0版活動,形成了代表和群眾全過程參與推動共同富裕的新途徑。
如眼下安昌古鎮“守舊”與“創新”完美融合的成果展現,正是來源於安昌街道人大代表團呈上的一份《安昌街道古鎮保護公約》。街道的人大代表團根據幾個月來走訪和討論,道出了古鎮的痛點,代表們在聯絡站內開了一次又一次碰頭會。最終,一個包含“環境衛生”、“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市場秩序”等內容的四十六條“公約”出爐,這其中凝結了代表及議政會成員們對古鎮的保護的智慧和期待。
在這個聯絡站裡,“代表茶座”是安昌街道獨有的選民接待模式,利用“茶座”這一有效載體,以茶為媒,化憂解難,拉近和選民的距離,更能聽到群眾心聲,和群眾交心談心、提出建議、化解矛盾,使接待更輕鬆自由。“代表茶座”不光面向前來反映問題的選民,游客們也可以進來“坐一坐”,與代表交流,這種更加開放的模式也使代表能夠更廣泛地獲取信息,讓“代表茶座”迸發新活力。
通過“代表茶座”,修路筑橋、路燈維修等諸多百姓關切事得以解決。如針對安昌古鎮游客多、小商鋪多,用火用電頻繁,易成為火災防控盲點的情況,代表們通過親身參與、實時感受、現場踏看等形式,對消防安全工作提出建議意見,真正實現讓“問題”從群眾中來,讓“成果”回群眾中去。
“這種新型的智能議事模式,打破了原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更具‘靈活性’”安昌街道相關負責人如是說。採取多種方式密切人大代表同群眾的聯系,通過實事商議、視察調研等,實現代表與群眾跨區域、多途徑、低成本、常態化深入推進基層民主實踐,安昌不斷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機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