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將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望海樓)

■ 賈平凡
2022年07月29日05: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今年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20周年。作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簽署的首份政治文件,《宣言》確立了各方處理南海問題的基本原則和共同規范。

  20年來,雖然南海局勢受到域外大國各種干擾,南海問題國際化和復雜化程度亦不斷上升,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宣言》精神的引領下,努力管控爭議、增進互信、推動合作,總體保持了南海的和平穩定,讓地區國家受益匪淺,也充分詮釋了什麼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

  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國與東盟國家有必要進一步攜手努力,將南海真正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宣言》簽署及落實的成功實踐,帶來了一系列重要啟示,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清晰的參照。

  南海和平穩定是地區發展的重要前提。守好南海的和平底線至關重要。南海穩,則地區國家受益﹔南海亂,則地區國家遭殃。堅定不移維護《宣言》的宗旨原則、踐行《宣言》的規范主張,是保持南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

  20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將分歧納入《宣言》確定的協商與管控軌道,而將注意力集中在促進地區合作發展上。通過中國—東盟“10+1”等對話機制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合作平台,中國與東盟國家不斷深化經貿合作關系、增進政治互信,極大地促進了地區國家的發展繁榮和人民福祉。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3年是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已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1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782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4.5%。截至2021年底,中國與東盟累計雙向投資總額約3000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南海也並非風平浪靜。個別域外大國為了維護自身霸權,一心要把南海攪弄成風急浪高的大國博弈場,不斷向南海加大力量投入,頻頻進行軍事挑舋,蓄意擴大矛盾、煽動對立,嚴重損害地區國家的正當權益和海上正常秩序,嚴重威脅地區國家的和平發展。

  地區國家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真正主人。20年前,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啟了南海問題對話合作之路。2014年,中國開創性地提出解決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即有關爭議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友好協商談判尋求和平解決,而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由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維護。20年來,《宣言》和“雙軌思路”不僅有效管控了分歧,維護了南海的總體穩定,也為共同保護、開發、利用南海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堅定支持地區國家將解決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和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此,中國不但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也支持東盟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訴求,不斷同東盟深化對話合作,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挑戰,為維護地區和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東亞模式是匯聚和維護共識的有效途徑。《宣言》的制定和落實,一方面凝聚了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東亞文化的精華,體現了地區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遵循相互尊重、重諾守信的亞洲傳統,拒絕零和思維,追求合作共贏。這是東亞模式的成功實踐,也是《宣言》的寶貴價值和強大生命力。

  中國和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優勢互補。作為南海問題當事國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同東盟國家一道,做海洋和平的維護者、海洋秩序的建設者、海洋合作的推動者、海洋發展的貢獻者。中國主張,地區國家應加快打造《宣言》的加強版和升級版,早日達成有效、富有實質內容、符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准則”,為管控分歧、推進合作提供更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南海是地區國家的共同財富,不僅要守護好,也要開發利用好。隻要中國和東盟國家保持對話合作的積極勢頭,以溝通增互信,以協商促安全,不斷完善雙多邊涉海對話機制,定能走出一條兼顧各方訴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南海治理之路,也定能實現南海的長治久安。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