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人民藝起評

人民藝起評:《中國婚禮》從翁婿視角見証愛的傳承

暖山
2022年05月09日13:0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俗話說,“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家人的事”,結兩姓之好,不僅僅是一段愛情的重要節點,更是兩個家庭“相知相交”的關鍵起點。在兩個家庭的結合過程中,婆媳關系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而翁婿關系常常被人忽視,近日,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國婚禮——我的女兒出嫁了》(以下簡稱《中國婚禮》)將鏡頭對准翁婿關系,補齊了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一環。

“伏羲制嫁娶,女媧立媒約”,結婚自古是人生頭等大事之一,寄托著人類對於愛情、對人生最美的期待。愛讓人們走到一起,而對家的責任,是一個家能走多遠的重要根基。《中國婚禮》另辟蹊徑,以“翁婿同住三天”的模式,展現婚禮籌備期間翁婿二人“戲劇張力”拉滿的微妙氛圍,見証愛的傳承。

通過7對新婚家庭,全程記錄翁婿單獨生活三天如何破冰,從岳父與女婿的溝通,對新家庭的看法,展示了“責任”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節目發掘了婚禮背后蘊含著的浪漫主義色彩下的愛情儀式感,以及夫妻、父女、翁婿等多種關系情感的交織融匯,展現人生百態的同時,引發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

作為情感類節目,《中國婚禮》細致入微的去探討真實的生活。每一個家庭都面臨著很多實際的問題,例如,第一期中,新郎的岳父跟自己八十多歲的老岳父生活多年,因為女兒要出嫁離家,岳父特地辭去穩定工作在離家不遠處重新尋找工作以便照顧自己的岳父,新郎看到岳父求職不順,郁郁寡歡,卻無力開解,場面一度變得尷尬,但這種對家庭責任的傳承,在那一刻卻已生根。第二期節目中不僅包含著單親家庭等問題、還有家暴、彩禮等很多現實的婚姻難題。這些生動的例子都說明了,婚姻之路需要不斷的包容和成長。

另外,《中國婚禮》不僅有情感類節目對“愛”的探究,也充分的跟現實的發展相結合,有著現實主義的厚重土壤,透過“婚禮”中的點滴,看到的是“中國”的變化。比如在第一期節目中,新娘是鄉村獨立女性,15歲當家照顧外公,一邊教書一邊考上了研究生。而新郎是新農人,大學畢業后不顧眾人的不解,毅然返鄉搞直播助農帶動當地經濟。在他們的人生裡,看到了鄉村振興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看到了小家與“大家”的同頻共振。

愛情和婚姻之路雖難且長,但節目中這些真實的新婚故事,還是能給人鼓舞,幫助更多人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責任”是婚姻的壓艙石,更是一種愛的動力。

(責編:燕帥、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