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望海樓)

■ 邱海峰
2022年05月05日05: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廣受關注,看好者眾,唱空者有。特別是進入3月份后,國內疫情多發疊加烏克蘭危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外界時有質疑聲音。

  面對明顯增多的風險挑戰,中國經濟能否繼續抗壓、穩定前行?怎樣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圍繞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疫情要防住,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到成功控制住由德爾塔變異株引發的疫情,再到各地從嚴防控迎戰奧密克戎……兩年多來,中國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稱贊說,中國應對疫情的防控措施保証了極低的發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眼下,全球疫情仍處於高位,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堅持就是勝利,防控不能鬆懈。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還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

  經濟要穩住,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一手抓防疫、一手穩經濟,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2020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今年一季度經濟實現“開門穩”。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有的行業困難明顯增加,一些市場主體受到嚴重沖擊。面對新的下行壓力,尤需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從實施好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到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從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到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做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到確保交通物流暢通……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政策靠前發力、適時加力,將有效推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認為,中國政府有充足政策空間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有能力提振中國經濟。

  發展要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4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都提到一個詞:安全。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有效管控重點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出台支持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這些都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擔當作為,求真務實,防止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發生。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從系統論出發推進工作,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頻發帶來的多重考驗,實現這些目標並非易事。但我們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全球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以及澎湃的發展新動能、充足的政策工具、強大的經濟治理能力和不斷釋放的改革開放紅利,這是中國的優勢和底氣所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應對各種風浪,辦好自己的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前行。

  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讓遭遇“寒流”的世界經濟和各國企業看到更多希望和機遇,投下信任票。今年一季度,來華直接投資淨流入1070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大通、高盛在華新增超100個職位﹔廣東、江蘇、遼寧等地多個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在5月初進入施工高峰期……外資新舉動的背后,是對中國發展大勢的正向預期。恰如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所說:“即使疫情增加了不確定性,我們仍願意增加在華投資,因為這裡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穩定的經濟表現。”

  5月的神州大地,和風拂面,萬木競秀。讓我們堅定信心加油干!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胡永秋、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