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利劍出鞘!嚴打攝像頭偷窺等黑產
方便用戶的攝像頭,卻有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竊取隱私的“方便之門”。為斬斷偷窺黑色產業鏈,今年5月起,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攝像頭偷窺等黑產集中治理,嚴厲打擊非法利用攝像頭偷窺個人隱私畫面、交易隱私視頻、傳授偷窺偷拍技術等侵害公民個人隱私行為,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數據顯示,連月來,清理各類平台相關違規有害信息2.2萬余條,處置平台賬號4000余個、群組132個,下架違規產品1600余件﹔全面排查聯網攝像頭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4萬多個弱口令、未授權訪問、遠程命令執行等攝像頭漏洞﹔抓獲犯罪嫌疑人59名,查獲非法控制的網絡攝像頭使用權限2.5萬余個,收繳竊聽竊照器材1500余套﹔強化對平台內假冒偽劣攝像頭等商品的治理,並要求限期一個月完成全面整改……各地各部門利劍出鞘、重拳出擊,釋放出依法依規嚴懲偷窺黑產的強烈信號,為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牆。
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經商運營,攝像頭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隱私泄露的風險也隨之上升。有人破解並控制家用及公共場所攝像頭,有人將手機、手環等改裝成偷拍設備,有人在賓館、酒店、出租屋等場所私藏錄像裝置,有人甚至專門兜售破解軟件、炫耀偷拍技術……不法分子把個人隱私當做商品買賣,將偷窺行徑視為生財之道,不僅嚴重侵害了個人隱私,而且危害網絡安全,給社會秩序帶來巨大隱患。
網絡時代,數據開發利用與個人隱私保護將是貫穿始終的命題。現如今,以攝像頭為代表的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必須認識到,追求便利的同時,更要兼顧安全。以攝像頭為例,從攝像頭生產企業到視頻監控雲平台,從社交軟件、網站、論壇等互聯網平台到廣大用戶,每一個環節都有數據安全防護的責任,更要有隱私保護的意識。
技術進步,但隱私保護不可后退。絕不能讓個人隱私成為不法分子的牟利工具,絕不能給偷窺黑產滋生蔓延以可乘之機。正因如此,互聯網平台必須嚴格履行信息發布審核的主體責任,攝像頭生產企業必須提升產品安全能力,電商平台要嚴格履行清理排查的主體責任,網信、工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監管和執法。此次集中治理工作進入了后半程,但堅決遏制攝像頭偷窺等黑產生存空間的態度不會改變、力度不會削弱,各個環節、各個平台都不能有絲毫鬆懈。
信息疆域覆蓋越廣,需要構筑的數字長城就要越堅固。給個人隱私上一把鎖,給攝像頭等裝備把好關,才能避免人們在信息時代“裸奔”,為更美好的生活保駕護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