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首屆“人民紅”網評大賽

“人民紅”網評大賽

在職業選擇中堅定一種信仰

陳颍颍
2021年07月28日13:4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隻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隻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個人的成長成才與社會緊密相連。職業的選擇可認為是個體在社會存在,即生活中所做的選擇。當然,社會評價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個體的職業選擇,但總體而言,個體的職業選擇雖受客觀環境的影響,但毋庸置疑的是,個體職業選擇的主動權仍是在自己手中“掌握”著。

隨著社會形態的更迭、科學技術的演進,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必然也產生了變化。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工具生產,自給自足類的小農經濟早已成為時代的幻影一閃而過,留下膠片般的永恆記憶。現今的雲計算、人工智能開始成為新時代科技進步的嶄新代表,智能時代的來臨,連2、3歲的小孩兒都可以拿著平板看動畫了。萬事萬物不斷地運動變化,馬克思所說的,“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的潛在作用無時不在。

馬克思在《青年在職業選擇時的考慮》中說,“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當職業成為一種信仰,當個人的職業選擇不再依循於社會大眾選擇的“普遍化”,個體職業選擇的“特殊化”也就應運而生,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也不再是空想,這種看似偶然性的必然,同時也昭示出社會螺旋式上升的進步趨向。當個人從社會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敢於尋找“差異化”且合乎自身的職業時,“考古專業報名僅一人”就不會再成為人們評談的“個例”。

回顧歷史,職業選擇時我們要不忘初心。錢學森的歸國之路坎坷且艱難,但他說,“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毅然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回歸祖國,在科研事業中為祖國作貢獻。新時代下心懷祖國舍小我的黃大年亦是如此。

平視現實,職業選擇時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青年人要像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樣,有擔當、敢奉獻。新時代追求的不僅是物質財富,也是對精神財富的滿足,個體如若將職業作為一種信仰,共同富裕才更趨近實現。

展望未來,職業選擇時我們要奮發有為。時代是一面背景牆,青年們為其涂上絢爛的色彩,而奮斗則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無論何時,青年一代都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青年們職業選擇的后續影響力對於國家的創新發展也不容小覷。中國人所具有的臨危不懼品格、堅強意志,也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所需培養和具備的更深層級“氣質”。

把職業當做一種信仰,堅定黨的領導,匯聚中華民族的智慧,我們更需要持之以恆的奮斗。時代在進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要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通過努力和拼搏實現精彩人生!

(責編:張亞男(實習生)、付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