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虛假醫療廣告又遭曝光,平台該醒了!
在2021年央視“3·15”晚會上,相關搜索引擎忽略自身監管責任,容許虛假醫藥廣告登上搜索平台,UC瀏覽器和360搜索被點名。
其實,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早就廣為詬病。2016年,青年魏則西之死正是競價排名弊病長期積累后的一次爆發。然而,時隔五年后,在UC瀏覽器和360搜索,重大疾病競價廣告仍大行其道,民營醫院借公立醫院之名進行競價排名等亂象仍未停止,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和財產安全的擔憂。
為了規范市場,近年來監管層面的治理力度明顯加強。如2020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強調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醫療、藥品等領域的虛假違法廣告。
然而,隨著監管趨嚴,相關利益團伙的“圍獵”手法也在升級。比如,將廣告植入到治病經歷的分享網帖中,患者在平台上搜索疾病關鍵詞,呈現的是虛構的賣藥貼﹔對於宣傳治療效果的食品廣告,廣告代理公司繞過平台對資質和內容方面的審核,患者搜索到的是不具備真實療效的保健食品﹔代理公司以正規醫院簡稱作為關鍵詞,山寨醫院借正規醫院之名做廣告投放,並在搜索結果靠前的位置推廣展示,致使患者搜出來的可能是“李鬼”。
醫療領域有很強的專業壁壘,鑒於信息的不對稱,一些急於看病求醫的患者,在搜索結果的誤導之下,一旦被導流到冒牌醫生或者不正規醫院,將蒙受財產和健康的雙重損失。如此局面,平台顯然難辭其咎。
新修訂的《廣告法》明確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對互聯網平台來說,要在海量的網絡信息中,精確識別出虛假違法廣告內容,的確存在著一定困難,但這絕非不作為的理由。要知道,媒體曝光的廣告代理公司,基本都和平台有直接或間接的合作關系。而在相關醫療類關鍵詞的搜索中,一些虛假宣傳、以假亂真的誤導內容,能被頂到搜索結果的前端展示,說明很可能存在著競價排名機制,平台無疑也是間接獲益者。
尋醫問藥不同於普通的消費,它直接關切到患者的身體健康。某種程度上,搜索引擎相當於為公眾指路的路標。尤其在醫療類廣告投放有明確法律限制的前提下,互聯網平台更應該主動承擔把關責任,一方面,加強清理按關鍵詞搜索搜出的違規內容﹔另一方面,強化對醫療廣告代理公司的資質審核把關,切斷灰色產業鏈。
目前,涉事平台已經表示道歉整改。這是基本的補救動作,但還遠遠不夠。鑒於類似亂象的反復出現,在加強審核把關之外,平台應該對商業模式有更徹底的反思,如果實在管不住、管不好,那麼對醫療商業推廣業務就得“當斷則斷”。總之,絕不能為冒牌醫生和不正規的醫院站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