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鐵霸座、公交互毆,人民日報這樣談“社會文明”

人民日報評論部

2018年11月20日09: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期,從高鐵“霸座”,到公交“互毆”,發生在公共場域的這些不文明行為乃至違法事件,受到公眾和媒體的普遍譴責,也引發了關於社會文明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嚴治黨,鐵腕正風反腐,干部作風得到空前轉變,黨的面貌為之一新,政治文明建設成效顯著。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社會文明建設,推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淨化社會風氣、增進現代意識、提升法治思維。

人民日報評論部推出“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系列評論,希望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在我們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思考人的現代化課題,推動構建與我們不斷提升的物質文明相適應、與我們的大國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構建匹配時代的精神文明——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①

如果長時段觀察中國社會的風氣變遷,文化史學者可能會用“清新社會”來形容近年來公共場域的改觀。在餐館,適量點餐、文明用餐已成當代飲食守則﹔在景區,亂扔垃圾、折枝搖樹的現象越來越少﹔紅白喜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成為新禮俗……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文明風尚建設,淨化著社會陋習和不良風氣。文明、理性正在成為時代的底色,支配著我們的公共生活。

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近期發生在公共場域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乃至違法事件才顯得格外刺目,引發輿論普遍譴責。因坐過站,重慶萬州一乘客與司機爭執互毆,車輛墜江﹔同樣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機,造成事故﹔高鐵和公交上公然“霸座”,無理取鬧﹔面對警察的正常執法,撒潑打滾、胡攪蠻纏……此類不文明行為的個案,引發網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質已“欠費”,文明“余額”已不足。對不文明行為的態度,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准。某種程度上,公眾的“義憤”構成了健康社會的免疫力,形成了社會向善的道德土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水漲船高”。否則,就像有網友批評“霸座”者:“你的素質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鐵”。的確,倉廩實而知禮節,每個時代都有相匹配的時代精神與公共守則。鄉間大客車或許可以“喊一嗓子、停一腳”,城市公交卻必須到站才能停車﹔熟人社會,很多事還可以“行個方便”,現代社會,尊重規則是對權利的保護。我們要讓美德和善舉擠壓自私與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場域,構建匹配我們時代的精神文明。

有人這樣定義公共文明: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相較於物質生活的富足,日常舉手投足的審美,更能折射一個社會的文明。公共場合不要大聲接打電話、自助餐廳按需取餐不“哄搶”、后面有人別著急關電梯,這樣的文明細節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規范,也意味著一種精神上的自制、自覺和對他人的尊重。在現代社會,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對整個社會來說,實現精神上的現代化也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機,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給傳統以新生,給歲月以文明。

文明其表,制度其裡。任何一種文明的成長和成熟,都離不開規則和制度的支撐。社會學家認為,信任是為了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法治和規則同樣如此。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社會中,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不斷的打量和試探,社會如何維系,文明又如何延展?就像機動車要靠右行駛一樣,如果有人“趕時間”選擇逆行,固然得到了一時的便捷,但也制造著安全隱患。正因如此,我們信仰法治、遵守規則,是為了讓公共空間變得穩定、可預期。規則是文明的內化,被普遍遵行的規則就像安全帶一樣,是社會健康運行的安全保障。

公共場域的文明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成熟。思想者說,對文明的真正檢驗,不在於人口多寡,不在於城市規模,不在於庄稼產量,而在於看這個國家造就出了什麼樣的人。許多人都還記得這樣一個細節,2014年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諄諄提醒中國公民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正如在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陽,一個果殼裡藏著整個宇宙,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文明的因子。文明不僅僅體現在精神層面,更體現在你我日常的舉手投足、洒掃應對。尤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當中國出境游突破1.3億人次,每一個亂丟的瓶子、亂闖的紅燈,都有可能影響別人的文明觀感。這就需要我們以“文明使者”的自覺,體現出和大國身份相適應的文明教養,與“禮儀之邦”相匹配的中華風范。

“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構建匹配我們時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喚起人們心中的文明因子,並讓它開枝散葉,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和文明習慣。而我們社會也將因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閃耀出既傳統又現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領未來。

涵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②

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發生后,許多人也在悲痛之中追問:面對流動社會,公共安全該如何保障?在道德教化之外,怎麼做才能懲前毖后?對此,近日遼寧省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用法槌作出回應:法治。在3起與之類似的拉拽公交司機案件中,被告人均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結果,讓密切關注公共安全的人們感到寬慰。

本系列評論第一篇《構建匹配時代的精神文明》刊出后,引發網友熱烈反響。正如網友在留言中寫到的,“文明靠法治”“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應該與社會發展齊頭並進”。法治,是這個時代的共識。不文明行為之所以更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體這個放大器,很大一個原因也在於,信奉法治者越來越多,公眾法治意識在穩步提升。這能從一系列公共話題的探討中得到印証。面對侮辱烈士名譽事件,鼓勵“罵回去”的少了,呼吁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權立法者多了﹔看到因延誤而大鬧機場,一道起哄者少了,認可“黑名單”制度者多了﹔對於警察執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場,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寬鬆軟”。對熱點話題,公眾的探討越來越不局限在事實淺表,而逐漸向法治層面深入,這是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的體現,也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諸如開車逆行、違法佔道停車等“目中無法”的現象依然不少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存在一個“文明的剪刀差”:權利意識不斷高漲,但法治意識還沒跟上。一些人越來越懂得如何保護自身權益,卻常常對法律規范表現出無知或冷漠,以致每每“嚴於律人,寬以待己”。事實上,珍視自己言論自由,不等於可以隨意上網謾罵﹔希望醫生重視自己的診療機會,不等於一言不合就揮拳傷醫。權利如果不能正確行使,不僅不能成為法治進程的鋪路石,反而可能變成誘發爭端的導火索。正如法律格言說的那樣:“在一個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會裡,一個人所能夠擁有的一切權利,其唯一的來由是法律。”換句話說,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自身權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權利都能被維護,社會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涵養法治意識,呵護的正是社會文明。醉駕入刑后,喝酒開車者大為減少。人們從一開始的“忌憚嚴查”到后來“自覺遵守”,再后來,同桌都來勸著“開車別喝酒”。一個法條改變的不僅是路上的文明,更有飯桌上的風氣,是行為更是思維。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法治會不會顯得人情淡漠?應該說,法治社會之治,確實迥異於熟人社會,但它並不意味著冷漠無情,也從不排斥人間真情。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電子商務法的保障下,鍵對鍵的網絡交易,可以比面對面的傳統交易更安全﹔有法律保障的“常回家看看”,不僅在強調個人的盡孝義務,也在保障今后被孝順的權利。那些因為遵紀守法而付出的“代價”,兜兜轉轉,最終能得到整個社會的文明回報。

法治社會不能僅僅寄希望於“君子慎獨”,而有賴於制度化約束。這也意味著,涵養法治意識,離不開一以貫之的落實。正如飛機、高鐵上對吸煙的“零容忍”,讓煙癮再大的煙民也能在旅途中安分守己。制度的剛性,不僅樹立了穩定的法治預期,也助推了文明的“提速”。正因如此,當“高鐵霸座”連續刷屏,絕大多數人傾向於要亮劍、要剛性執法。保持權利邊界的清晰可見,避免不文明對文明的擠出效應,以嚴格執法捍衛守法者的權益,是一個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時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黨的十九大報告寫道,“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之一。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的法治意識與法治素養,不僅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石,也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法治這趟列車上,沒有一個人在車窗外,大家彼此關切且彼此成就。 

培育深入人心的規則意識——如何提升我們的社會文明③

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展,規則都是“基礎設施”。用實際行動捍衛我們的規則文明,就是在點亮你我生活、創造美好未來

飛機上,有乘客把腳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務員勸阻后卻指責機艙管理不夠人性化﹔女子騎電動車闖紅燈與正常行駛的出租車發生剮蹭,未受傷的情況下竟索要高額賠償﹔小區門口,未拴牽引繩的寵物狗嚇到孩子,媽媽趕狗保護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腳踢……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引人深思:為什麼規則會被無視?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法治建設逐漸完善、規則體系日趨成熟,如何培養出與之相匹配的規則意識、精神文明,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可以說,捍衛以法律和公序良俗為基礎的規則文明,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道必答題。

有時候,矛盾、誤會乃至風險,常源於對規則的漠視。有的人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是沒意識到“自己聲音大會影響他人”,稍加提醒還能改正﹔但也有人屬於“明知故犯”,規則於自己有利就遵守,規則妨礙了自己就破壞﹔更有甚者,認為守規則是笨拙、迂腐、怯懦,繞過規則得了便宜,才顯得聰明、靈活、有本事。凡此種種,不僅容易引發矛盾、擾亂秩序,還會“攤薄”社會信任,帶偏社會風氣。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盡人皆知的俗語,今天依然發人深省。

在現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規則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確的規則,才能框定人們的行動邊界。在傳統熟人社會,人的流動性不強,熟人之間的評價,構成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標准。在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強,“住了3年沒跟鄰居說過一句話”也不鮮見。這樣的“陌生人”社會裡,人與人之間需要明確的規則來協調彼此關系,定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樓道裡“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國家的成文法律,隻有規則才能成為現代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也隻有通過培育人們的規則意識和守則能力,才能推動我們的社會向著有序、文明的方向挺進。

不遵守規則就要付出“代價”,是督促人們遵守規則的重要動力。絕大多數人對法律令行禁止,是因為知道違反法律的嚴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規則的一種。為什麼有行人看到紅燈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闖過去?為什麼有人無視禁止吸煙的標識,轉過頭去就點上一支?為什麼有人敢於“碰瓷”,信奉“越胡鬧越有利”的歪理?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違反規則的“代價”不高,有時候還能佔“便宜”。這樣的苗頭不剎住,也會影響全社會對規則的敬畏。對整個社會來說,無論是道德規范、行業規則,還是公司章程、校規校紀,恰恰是那些“軟規則”的落實情況,展現著文明的水准與素質的高低。

前些天,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牽動人心。這場悲劇以血的代價警示人們,很多時候規則是生命的“安全帶”。“一個不守規則的乘客,一位處置不當的司機,讓15條生命瞬間逝去。”人們在憤懣、感慨、悲嘆的同時也在反思,假如車廂裡有人警示搶奪方向盤的法律后果,有人上前進行有效制止,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確實,當我們的社會氛圍,能對不守規則的行為盡快給出否定評價和制止行動,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就能大大減少。在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時代,不守規則的“代價”被顯著提高了。無論是高鐵上霸座,還是景區裡破壞公物,隻要被晒上網,就不得不承受來自輿論的譴責和壓力。在不文明行為可能被隨時隨地“現場直播”的今天,每個人都需要培養一點尊重規則、敬畏規則的“鏡頭感”。

不守規則的代價需要提高,守規則的意識則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給違規車輛開罰單時,發現6歲的孩子正在“教育”違規的父親:“我爸該罰,喊他停在停車庫他不聽,到處亂停車,就要處罰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違規的“代價”,但卻從心底裡認同“守規則才是對的”。為剛性的規則體系構建成風化雨的文化環境,通過教育的方式在每個人心中播下規則的種子,才能讓自覺遵守規則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會的文明共識。

不久前,有地方的教育部門對社交網絡中的家校群“約法三章”,制定出提升網絡平台交流效率的新規則。網友感慨,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展,規則都是“基礎設施”。用實際行動捍衛我們的規則文明,就是在點亮你我生活、創造美好未來。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