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所放緩的經濟增速,引來一些人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揣測擔心。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印尼巴厘島發表重要演講,強調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詳實的數字、朴實的邏輯、扎實的分析,析事明理,令人信服。“中國信心”究竟從何而來?
經濟增速放緩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
經濟增速是發展晴雨表,人們最為關注。但如何解讀增速,卻大有學問。從以前的兩位數增長到前年的9.3%、去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6%,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趨勢,恰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實現黨的十八大“兩個翻番”目標,隻要7%的增速就夠了,中央在提出中長期發展目標時就充分進行了測算。正是瞄准了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合乎預期目標,中央大力推進發展方式的戰略轉型。
發展轉型,中國經濟步入健康發展軌道
發展轉型是硬任務,未來的增長必須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前提,以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為支撐,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山西將淘汰壓縮焦炭產能1800萬噸,內蒙古將淘汰水泥落后產能459萬噸,山東將淘汰煉鋼產能2257萬噸。這些扭轉“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質量、低效益”增長方式的實際行動,短期內自然會影響增速、減損收益,但這正表明中國經濟步入健康發展軌道。而這樣的發展轉型,勢必帶來更多機遇、更大空間,這也正是我們的信心所在。
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提質增效“第二季”
日益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必然伴隨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但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其實,7.5%左右的增速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高速度。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堅定推動結構調整,以從根本上解決長遠發展問題,這樣才能使經濟運行更穩健、增長質量更高、增長前景更可持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態勢,正彰顯了中央駕馭經濟發展和復雜局面的嫻熟能力,增強了億萬人民的信心。[詳細]
如何既保持持續增長,又確保質量與效益,是發展中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對步入發展新階段的中國來說,破解這一時代課題尤為迫切。於提質增效中筑牢發展基礎,這是中國的堅定回答,更是“中國信心”的有力支撐。
惠及民生的增長,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上半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7.5個百分點,其中消費拉動3.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這說明增長動力正加速切換,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的趨勢更加明顯。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分別增長6.5%和9.2%,正在發力的結構調整,得益於居民就業與收入平穩形勢的托舉。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沿著這樣的方向,中國必將獲得最為深厚的增長潛能,奮力闖出一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全面小康的新路。
著眼長遠的增長,才有持續的動力源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瞄准產能過剩,嚴控“兩高”行業,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每萬人專利擁有量達3.3件,“寬帶中國”戰略已經上路,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45.3%。擠掉水分,甩下包袱,踏上產業升級、創新驅動的新跑道,有了這些調結構、轉方式的扎實舉措,中國經濟定能舒展更具張力的身姿,開啟健康發展的新征程。
從注重增速到注重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思路轉變,發展轉型,良好的發展態勢,詮釋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金括號”:在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與防通脹的“上限”之間,更多依靠改革創新釋放內需潛力和創新動力,打開一片科學發展的新天地。當此世界經濟遭遇“昏暗的黎明、漫長的復蘇”之際,毅然選擇擴大內需、提質增效之路,“既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中國熱土上的深刻變化,也為國際有識之士敏銳感知:“從注重增速到注重質量,中國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世界經濟提供新引擎”。[詳細]
出口增速放緩,會給經濟帶來哪些影響?沒有刺激政策,中國發展動力從何而來?新形勢新變化,帶來了新挑戰。在改革創新中激發內生動力,在轉型升級中釋放發展潛力,這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成為“中國信心”的有力支撐。
新型城鎮化將進一步擴大內需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45.2%,拉動GDP上漲3.4個百分點,遠高於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0.1個百分點,這有力說明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靠內需拉動。展望未來,新型城鎮化將進一步拉動消費增長、推動消費升級,成為“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有1000多萬農村人口進入城鎮,這將釋放多麼巨大的消費潛力?而中國城鎮化率剛剛超過50%,與發達國家的80%左右相比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還有什麼比這更能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中國信心?
提高勞動力素質、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
一方面,創新驅動效應顯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加速融合,北京中關村平均每天誕生11家科技企業,中國也超過美國成為跨國公司研發目的地首選國,“人口紅利”正在轉變為“人才紅利”﹔另一方面,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今年1—8月份,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速仍然比財政支出增速高出3.7個百分點,民生改善力度不減。讓一切聰明才智競相迸發,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這就是內生動力的堅實基礎,也是中國信心的深厚根基。
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長的發動機
正是看到“中國經濟爆發出來的可持續能力”,一度唱衰中國經濟的外國投行,剛進入秋季就紛紛調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市場活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內生動力,使中國經濟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這不僅是中國的機會,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調整和發展,正如外媒感嘆的,中國不再僅僅是世界工廠,“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長的發動機”。[詳細]
取消和下放2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在涉國計民生的多個領域放寬市場准入﹔在上海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在投資准入、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今年以來,我國推進改革的領域之廣、決心之大,令人振奮。
改革之船需要創新續航
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理念、制度和機制創新。堅持創新引領,通過利率市場化、信貸資產証券化試點等改革措施,為經濟發展注入金融創新活力﹔積極推動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加快形成公共服務新機制﹔各地大刀闊斧優化行政流程,推出“集裝箱式”審批、網上審批……今年以來,一系列創新措施,有效推進了經濟的提質增效和發展的轉型升級。
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小微企業活力
30多年的改革經驗告訴我們,社會資本和小微企業的活躍程度,反映著經濟活力和市場信心。激發這些社會主體的活力,也是經濟發展“第二季”的重點所在。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形成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出台《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營造良好的小微金融發展環境,用制度創新激活改革內生動力,為市場增加了信心。
“中國大磁場”吸引對華投資
數據表明,自今年2月份以來,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正增長,預計全年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相對穩定。“中國大磁場”的存在,有力說明投資者對華投資的信心沒有改變。這也是30多年來,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的一個縮影。2012年,我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超過了與歐洲、美國的貿易額之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對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中國經濟正在同世界經濟深度交融。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讓中國與世界彼此受惠、相互得益,這依然是中國改革的不變邏輯,也是世界對中國信心的最好注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