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铁路餐饮“按需供给”才能实现双赢

丰收

2020年01月21日08: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铁路餐饮“按需供给”才能实现双赢

  春运即将迎来客流量最集中的时段,铁路餐饮价格偏高的问题再成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有不少读者向媒体反映,称列车上餐饮价格较高,无论是提前下单还是上车再买,都很难买到低价食品。

  铁路餐饮问题曾经多次引发舆论关注。针对15元套餐引起的争议,原铁道部2011年曾要求旅客列车不得断供2元以下矿泉水、15元以下盒饭等供应。2015年实行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也有类似规定,但2017年起不再执行这一规定,究竟是何原因公众不得而知。

  目前15元套餐在列车上虽未消失,但不少旅客反映买不到。铁路部门此前承诺将供应10元以下的包子等低价餐饮,旅客同样很难买到。原因不难猜测,低价餐饮利润少,而40元以上套餐利润高;不卖或少卖低价餐饮,就能多卖高价餐饮,铁路企业会获得更多利润。

  尤其是高铁及动车组列车,票价等方面已经日益市场化,餐饮服务市场化也很正常。可能在铁路企业看来,高铁上供应什么价位、什么品种的餐饮由市场主体说了算。再加上现在绝大部分高铁线路都是负债经营,为缓解经营压力,铁路企业必然喜欢销售利润率高的餐饮。

  在笔者看来,铁路企业这么做未必明智。一方面,会影响到铁路餐饮销量。由于低价餐饮供应少或者不供应,高铁就给广大旅客留下餐饮昂贵的印象,所以不少旅客就会自带零食饮料等乘坐高铁,铁路餐饮销量自然会受影响,最终影响餐饮零售对铁路企业利润贡献。

  另一方面,或影响高铁上座率。由于高铁与其他交通工具尤其是民航存在竞争,当高铁以销售高价餐饮为主,势必增加了旅客乘坐高铁出行的成本,不排除部分旅客因此选择民航等交通工具。即高铁餐饮价格会成为部分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参考因素,最终影响高铁利润。

  应当认识到,虽然居民人均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普通列车越来越少,大量中低收入人群只能乘坐高铁。所以,高铁餐饮服务不能忽视低收入旅客需求,应该是“按需供给”。

  所谓“按需供给”,是指不能只供应高价餐饮或者低价餐饮,而应该根据旅客需求来供给,这既符合市场原则,也能让铁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仅能销售更多餐饮,即便低价餐饮也能以量赚钱,而且更有利于塑造高铁形象,提升高铁上座率。

  “按需供给”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铁路企业应该按照旅客需求提供口味适合、质价相符的餐饮。一些高铁上餐饮不但价格高,而且不少人感觉“难吃”,被质疑是“价高质次”。对此,铁路企业要引起重视,主管部门也要加强规范,以维护铁路形象、保障旅客权益。

  2018年交通部印发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铁路运输企业的餐饮经营行为应当规范,其中提到“质价相符”。但该制度至今未见正式出台。在铁路餐饮存在争议、铁路企业缺乏自觉改变的情况下,主管部门用制度来规范不失为好办法。

  当然也要看到积极变化。比如2017年,铁路推出动车组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多品种、口味的餐食服务,是种进步。再如,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地方铁路局公司化改革,都为铁路餐饮服务贴近旅客创造了条件。

(责编:董晓伟、曲源)